#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 打卡第三十天
说句实在话,现在市场上打着“科技”旗号的产品实在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但真要选一个既省心又靠谱的长期持仓标的,我反而更愿意把目光投向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它不搞噱头,不追热度,像是那种不声不响却一直在干正事的选手。
说到底,它背后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之所以让我放心,是因为它挑公司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不迷信大市值,也不靠风口浪尖的流量,而是盯紧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积累和成长潜力。也就是说,它找的是那些真正靠技术吃饭的公司。你去看成分股,很多都不是“蹿红”的名字,但业务扎实,技术储备深,有的甚至是行业里默默推进底层创新的玩家。
更妙的是,它不仅仅围绕着传统认知里的“科技”打转。你会发现,像医疗科技、生物制药这些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也被涵盖其中。这点我挺欣赏的。放眼未来,技术不再是某几个领域的专属,越来越多原本不“科技”的行业,也正在被科技彻底改写。能意识到这种趋势,并提前埋伏相关板块,说明这个指数本身对未来的理解是有深度的。
再看结构设计,成分股的权重上限定在15%,这对指数来说是个很“敢”的设定。它让真正强势的公司有机会在组合中释放出更大的力量。换句话说,龙头涨得猛的时候,指数也不至于“看不到”。不像有些过度平均的指数,即使龙头涨疯了,也只能微微一笑。
使用联接C类的形式参与,也大大降低了门槛。不用操心港股通、不用换汇、不用盯盘。只要认准方向,安安心心持有就好。尤其对于想长期拿着科技板块、但又没那么多时间管的投资者来说,这种操作体验简直太省心了。
基金经理赵栩在指数产品这块的表现,一直都挺稳定。他没有太多的“个人存在感”,但反而让人更放心。指数型产品讲究的是贴合、是节奏、是稳定性,而他一直把这些基本功做得不错。对于我来说,这比那些天天发观点、频繁操作的经理更靠谱。
019934这只产品,不是靠一波行情就能一夜暴富的类型,它更像是一块技术积木,默默搭建起港股科技行业的框架,让人能顺着它慢慢看见行业的生长路径。如果你认同科技的长期价值,又不想在细节上过度投入精力,那它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不是花里胡哨的“流量型选手”,但绝对是一颗可以沉下心来陪你走很远的“实力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