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随着2025年时间的推移,港股市场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机遇,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自2025年初以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便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港股市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该指数选取了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旨在反映港股通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截至2025年8月,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不仅年内涨幅显著,更在长期业绩上领跑同类指数。
具体来看,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2025年展现出了强劲的上涨势头。其前十大权重股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等科技巨头,均实现了股价的大幅上涨。这些公司的优异表现,不仅带动了整个指数的上涨,也彰显了港股科技板块的强大活力。
此外,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编制方案在2025年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增了“智能汽车”和“人工智能”板块,进一步增强了指数的可投资性和代表性。这一调整无疑为指数未来的表现注入了新的动力。
1. 行业覆盖更聚焦AI与硬科技,形成差异化优势
编制逻辑差异: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明确剔除汽车、生物医药等非核心科技行业,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互联网等“硬科技”领域,权重占比中电子和计算机行业显著高于恒生科技指数。例如,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半导体制造龙头,仅在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中进入前三大权重股,凸显对AI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
产业链完整性:该指数系统性覆盖芯片制造、计算机硬件等AI底层硬件,结合上层应用(如互联网平台),构建“硬件—模型—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图谱,而恒生科技指数更侧重软件服务与互联网平台,在AI硬件领域覆盖不足。
2. 权重分配机制优化,平衡行业代表性与风险
个股权重上限设计: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个股权重上限高于恒生科技指数,但低于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允许单一成分股权重达15%)。这种折中方案既保证了行业代表性,又避免了过度集中风险,例如通过适度分散中小市值成分股,提升了指数的业绩弹性。
市值结构优势:指数呈现“大盘主导、兼顾成长”的特征,30只成分股中8家总市值超1000亿港元,合计权重占比64.9%,提供稳定性;同时配置中小市值股,注入成长潜力。
3. 财务指标与风险收益比显著优于同类指数
盈利能力突出:净利润增速达51%,远超恒生科技指数的40%和A股科创创业50指数,ROE为12.4%,反映高效的资本运作能力。
抗风险能力更强:过去三年年化波动率降低2-4%,最大回撤幅度收窄5-10%,夏普比率高达0.44以上,表明在相同风险下收益更高。
4. 政策与产业趋势共振,AI驱动高成长性
政策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2024年以来针对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出台12项国家级产业规划,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
产业升级需求:国内智能终端换机周期、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2024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消费电子高端化趋势带动硬件需求;同时,中国科技产品出海持续突破,2024年一季度国产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42%。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在AI浪潮下把握港股科技机会的最好选择之一就是ETF。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投资一揽子相关股票,可以充分享受行业板块上涨带来的收益。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分化加剧的背景下,选择聚焦AI全产业链、港股互联网龙头及泛科技板块的ETF,可以全面把握本轮科技浪潮下的结构性机会。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主要投资于工银瑞信国政港股通科技30ETF基金,间接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整体表现,有助于把握港股核心资产,尤其是科技龙头的投资机遇。标的指数中的互联网平 台经济、商贸零售等板块优质品种在A股相对稀缺,形成良好的配置互补。相较于其他同类型港股科技主题指数,优势突出。
1. 基金基本情况
成立时间:2024年5月28日
跟踪标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CNI)
投资策略:通过投资目标ETF(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实现指数化投资,追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费率结构:管理费率0.45%,托管费率0.07%,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成本优势。
2. 业绩表现与风险控制
历史收益: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成立以来总回报48.53%,近一年夏普比率2.16,最大回撤25.05%,在震荡市中回撤幅度小于多数同类产品。
跟踪效果:日均偏离度控制在0.1%以内,跟踪误差0.65%,未出现风格漂移,确保投资者精准把握板块收益。
3. 基金经理与投研团队
基金经理:赵栩,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7年基金管理经验,现任工银瑞信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其管理的工银沪深300ETF联接A自2019年接管以来,年化收益率10.5%,跟踪误差0.5%,连续4年获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
投资风格:坚持“指数为本、精细运作”,通过低换手率(7.8%,同类平均14.2%)和标准化流程降低跟踪误差,例如分批次完成持仓调整,避免单日调仓冲击。
4.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核心策略: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采用完全复制策略,按照成份股构成及权重构建组合。
资产配置:投资于目标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剩余资金配置于现金、政府债券等,以应对申购赎回需求。
风险控制:通过信用研究和流动性管理选择资产支持证券,参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合理确定转融通证券出借比例。
5. 竞争优势与适用场景
竞争优势:
低门槛布局:解决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港股科技个股投资的专业壁垒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成本优势: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低于同类主动型基金,长期持有成本更低。
风险分散:一键配置50只科技龙头股,避免单一标的风险集中。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优质工具。在当前“低估值+高成长”特征凸显、AI产业进入基本面兑现阶段的背景下,该基金兼具安全边际与成长弹性,长期配置价值显著。@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