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我是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的持有人,也是工银瑞信基金的粉丝。8月15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受科技股、内银股走弱影响,大市表现低迷但热门板块相对活跃。截止收盘,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均下跌0.98%,恒生科技指数跌0.59%。“牛市旗手”中资券商股大幅拉升上涨,互联网医疗股全天强势,半导体股、苹果概念股、军工股等多数呈现上涨行情。
大型科技股普遍表现低迷拖累大市走低;摩通指消费贷补贴政策料对内银财务影响有限,内银股集体下跌,煤炭股、海运股、濠赌股、乳制品股纷纷下跌。值得注意的是,南下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港股358.76亿港元,创有史以来单日净买入额新记录。
具体来看:大型科技股普跌,京东、网易、阿里巴巴跌超3%,美团跌超2%,百度跌1%,小米跌0.66%,腾讯勉强飘红,哔哩哔哩涨超2%。消息面上8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一方面,营收强势增长,总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一举刷新了近三年来京东在同比增速上的记录,也创下京东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
但另一方面,净利润大幅降低。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下滑51%,几乎腰斩。集团整体经营利润亏损近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05亿元,原本百亿级的单季盈利被抵消。
内银股跌幅居前,民生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跌超3%,招商银行、建设银行跌超2%。有机构认为,套利资金“分红即走”策略加大短期抛压。7月迎来上市银行分红高峰期,部分投资者或存在“分红前买入、登记日后卖出”的短期套利行为,多只银行股分红期重叠进一步加剧短期抛压。此外,分红后除权除息也导致股价出现技术性下跌。
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将迎来重塑,大量寻求更高回报的资金将从美国市场溢出,转而在全球范围内寻觅更具潜力的投资洼地。而当前中国资产正处于估值洼地,对于嗅觉敏锐的 “聪明资金” 而言,低估值意味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布局性价比凸显。
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港股凭借其独特的市场定位与资产属性,有望成为承接这批增量资金的 “首站”。多重积极因素叠加下,港股市场的未来成长动能值得期待,新一轮价值重估行情或正蓄势待发,我们该如何把握这波投资机会?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聚焦于港股通范围内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行业涵盖互联网、半导体、硬件制造、生物科技等核心科技领域,剔除医药、汽车等非纯科技行业,确保“科技纯度”。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 65%-73%,以 腾讯、阿里、小米、中芯国际 等为代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巨头占据核心地位。成分股深度参与AI全产业链,如腾讯大模型、中芯国际先进制程,叠加AI产业周期向上,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总之这只基金短期受益于流动性改善与AI产业爆发,中长期则依托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竞争力,具备持续增长动能,我已经上车投资了一些,目前整体收益不错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工银瑞信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