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 打卡第二天
早高峰的地铁里,我举着手机盯盘,屏幕最显眼的位置就是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那根昂扬向上的曲线。它像把尺子,把恒生科技的迟疑量得明明白白:过去六个月,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的净值涨幅把老大哥恒生科技ETF甩出了二十多个点。我问自己,同样都是港股科技,差在哪?答案其实藏在指数的名字里——“国证港股通科技”六个字,已经把“更龙头、更硬核、更纯粹”写进了血液。
先说“更龙头”。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把个股权重上限设在15%,恒生科技却只有8%。这7个百分点的差距,在行情爆发时就是天与地。今年二季度,腾讯、阿里、小米轮番冲击涨停,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因为权重集中,一口气把涨幅吃满;恒生科技却被分散的中小票拖了后腿,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吃肉。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过七成,龙头集中,波动虽大,却也锋利,我这种上班族没时间天天盯盘,干脆把“选股”外包给指数,让巨头替我打工。
再说“更硬核”。恒生科技仍被互联网平台“老面孔”占据,国证指数却把医药、半导体、新能源车一并揽入怀中。创新药权重占到15—20%,百济神州、药明生物这些名字一涨,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就像给净值插上了第二台发动机。今年港股医药板块反弹35%,恒生科技却因为医药占比不足3%而错过红包。医药和科技的叠加,让回撤更小、弹性更大,我心里踏实不少。
“更纯粹”体现在严苛的财务门槛: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速必须大于10%,或者研发费用率高于5%,市值还得挤进港股通前30%。这套标准像筛子,把讲故事的公司直接过滤,留下的平均市值2390亿港元,流动性肉眼可见。恒生科技侧重成交活跃度,难免混入“假科技”;国证指数则把“真成长”刻在门楣上,我不用深夜翻研报,也能睡得安稳。
资金面同样给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加了Buff。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突破6000亿港元,六成以上杀进科技板块,腾讯、小米、药明生物正是前三甲。全球资本顺着港股通管道一起涌入,形成“内外夹击”的买盘。指数搭台,资金唱戏,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的净值就像被两股洪流推着走,涨得有理有据。
回头看基金经理赵栩,名字后面挂着一长串ETF:创业板50、科创板50、上证50、黄金ETF……从2011年管到现在,没出过岔子。指数投资最怕风格漂移,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复制指数,误差控制得像瑞士钟表。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的费率也深得我心:持有满七天赎回费为0,遇到急用钱,卖出当天资金可用,比货基还灵活。
有人担心涨多了会回调,我却觉得,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把半导体、新能源车、生物医药这些“新质生产力”一网打尽,正好踩在政策鼓点上。时代的风口不会轻易停,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就像一辆装好导航的列车,我只要按时上车,剩下的风景,交给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