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涨超恒生科技#
2025年已悄然走过大半,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板块轮动节奏明显加快,热点切换频繁,科技、创新药、大金融等板块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看似杂乱无章的市场格局中,我始终坚定地看好科技板块在今年剩余时间里的行情,尤其是$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基金,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在今年大幅跑赢恒生科技指数,下半年的投资潜力不容小觑。
今年以来,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中一抹亮眼的色彩。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宏观政策角度来看,各国对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中国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战略,从“东数西算”工程夯实算力基础,到对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政策倾斜,都为科技企业的发展营造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AI领域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以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的高性能AI助手为代表,引发了全球对AI产业链的重新评估与投资热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港股科技板块表现格外突出,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显著,充分彰显了科技板块的活力与潜力。而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C基金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大幅超越恒生科技指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该基金所跟踪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编制规则具有独特优势。在权重设计上,对单只成分股权重上限设定为15%,相比恒生科技指数8%的上限,使得指数能够更充分地受益于龙头企业的增长红利。当行情向好、政策利好时,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率先受益且涨幅领先,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由于对这些龙头的权重配置更高,自然在上涨行情中表现更为强劲 。在行业覆盖方面,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纳入了生物科技行业,权重达15.80%,而恒生科技指数在该领域配置极少。近年来,港股的生物科技行业,涵盖医药、创新药、基因治疗等细分领域,在政策支持、资本青睐和技术进步的多重推动下,发展迅猛,为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贡献了丰厚的收益,也使得指数的行业分布更加多元化,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与长期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与精准运作也功不可没。基金经理赵栩作为工银瑞信的资深老将,在指数基金管理领域经验丰富,无论是对指数的紧密跟踪以控制误差,还是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持仓,都展现出了高超的专业水平。在市场波动中,他能够精准把握时机,例如在上半年科技板块的几次回调与反弹中,通过合理调整仓位,有效规避风险并捕捉上涨机会,为投资者创造了超额收益。
展望2025年下半年,科技板块依然具备众多投资机会。从行业层面来看,AI与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将持续火热。随着AI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渗透,对算力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光模块作为AI数据中心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组件,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出货量预计达2000万只,1.6T光模块也开始供货超算集群,行业毛利率突破40%,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液冷设备为应对GPU高功率密度需求,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国内数据中心PUE考核趋严,进一步推动了液冷市场的发展,技术领先、具备系统级方案能力的企业将抢占市场先机。
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也将加快。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倒逼国内企业在设备和材料领域不断突破。中芯国际提前扩产28nm产线,北方华创刻蚀机中标长江存储12英寸产线,功率半导体受益于新能源车和AI服务器的需求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把握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具有投资门槛低、交易成本低、操作便捷等优势,能够让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优质科技资产,分享科技行业成长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