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涨超恒生科技#
——刘老师亲测:一部指数编制的“择股治国策”!
------
第一课·指数编制里的“中央集权”智慧
(敲黑板)同学们看权重上限!
• 国证港股通科技(987008.CNI):单只成分股15%封顶→ 龙头可“大权在握”
• 恒生科技:单只限8%→ 诸侯林立,难聚合力
历史映射:
就像盛唐设节度使集权边疆,腾讯(现占国证指数14.2%)、药明生物(9.8%)等龙头在政策利好时,能更快引领指数冲锋!而恒生科技如北宋“强干弱枝”,权重分散削弱动能。
数据佐证:
2025年AI大模型商业化浪潮中,腾讯单季净利增31%,拉动国证指数3月涨8.4%,而恒科同期仅涨4.1%[1]。
------
第二课·医药板块:被遗忘的“科技边疆”
(放PPT)生物科技=科技指数里的西域都护府!
国证指数独含生物科技(药明系、金斯瑞等),而其他三大指数仅覆盖互联网、电子。
历史启示:
明成祖开拓南洋贸易,今指数纳生物科技拓“价值疆域”。2025上半年港股18家生物药企营收增40%+[2],国证医药权重12.7%成第二引擎!
对比惨案: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因缺医药,在2024-2025医药牛市跑输国证54%[3],犹如闭关锁国错失大航海!
------
第三课·十年K线图里的“国运周期”
(指走势图)基日2014至今,国证涨189.9% vs 恒科77.5%
核心差距点:
1. 政策敏感度:国证更快响应“港股通”资金活水(如2025年南向净流入破万亿[4]);
2. 新陈代谢力:每半年调仓,及时纳入AI算力股(如2025新增超聚变),而恒科调仓较缓。
历史隐喻:
国证如汉唐兼容胡汉,恒科似晚清固守祖制。当云计算、生物科技崛起,覆盖广度=抗衰生命力!
------
我的实操笔记:借道ETF低位布局
(晒持仓截图)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C,定投第8个月!
选择逻辑:
• 费率低至0.2%/年(管理费+托管费)[5],成本堪比“文景之治休养生息”;
• 一基囊括腾讯+药明+中芯+理想,科技突围四骑士尽在麾下。
近期操作:
恒指跌破17000点时加倍定投(政策底已现),静待“港股估值重修”如贞观之治!
------
课后总结:指数强弱,根在“编制基因”!
国证港股通科技的领先,本质是:
龙头权重集权化 × 生物科技差异化 × 调仓机制敏捷化
三力叠加,终成十载王者。
建议同学:借工银ETF联接C低位播种,做时间的朋友——毕竟盛世,总眷顾有耐心的人!
风险提示:历史不预示未来,投资需独立思考
------
刘老师写在最后:
“教历史二十年,悟透一个理——大国崛起从不由单项冠军决定,而在全产业链协同。国证指数恰似这份智慧的金融具现,诸君且珍惜。”#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