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涨超恒生科技#$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近两年来港股和内地股市同步越来越紧密,表现也越来越亮眼,尤其是恒生科技涨幅显著。
在众多科技指数中,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87008)近期表现尤为亮眼,同区间涨幅显著超越恒生科技指数,其背后的强悍实力值得深入剖析。
一、港股:在估值洼地中孕育机会
看待港股,首先要理解它的底层逻辑。港股的上市公司中,超过70%的营收来自内地,这意味着它的业绩根基与中国经济的景气度紧密相连;但交易主体以海外资金为主,估值易受全球流动性、地缘预期等因素影响。这种内地基本面+海外定价的特点,让港股时常出现阶段性的估值偏离——当海外资金因短期情绪撤离时,港股容易被低估;而当内地经济预期改善、资金回流时,又会迎来估值修复。
当前港股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恒生指数市盈率约9倍,处于近十年20%分位以下,这种便宜的状态本身就蕴含安全边际。从长期看,随着内地经济持续复苏、消费与产业升级推进,港股中那些深耕内地市场的优质企业(如互联网平台、科技制造、金融龙头)业绩有望逐步改善。同时,港股通机制的不断完善让内地资金成为重要稳定器,2023年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超2000亿港元,有效对冲了海外资金波动。因此,港股并非简单的外围市场,而是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的价值洼地。
二、港股科技指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领跑密码
在港股科技板块中,恒生科技指数是最被熟知的标杆,但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的崛起正在改写格局。以近一年为例,该指数涨幅达到18.6%,同期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11.2%;即便是波动较大的近3个月,其回调幅度也比恒生科技指数少3.5个百分点。这种涨得多、跌得少的表现,源于其独特的编制优势。
1. 龙头权重更高,弹性与稳定性兼具
指数的表现,首先取决于成分股结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对核心科技龙头给予更高权重,前十大成分股中,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合计占比约45%,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38%。龙头企业拥有更强的现金流、更稳定的用户基本盘,在行业波动中抗风险能力更强——比如在2023年互联网行业监管预期缓和时,腾讯单季度股价上涨20%,对指数的拉动作用显著;而当市场调整时,龙头股的流动性优势又能减少大幅下跌的风险。
同时,该指数对单一成分股权重设置了15%的上限(恒生科技指数为8%),既避免了一家独大的风险,又能让优质龙头的成长红利充分体现。这种集中优质、适度分散的设计,让指数在抓住行业机会时更具弹性,在波动时更抗跌。
2. 覆盖医药赛道,捕捉科技赋能的跨界机会
与恒生科技指数聚焦纯科技(互联网、半导体、软件等)不同,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将科技+医药纳入版图,医药生物企业占比约18%,涵盖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龙头。这一布局精准把握了科技赋能医药的趋势——创新药研发依赖AI辅助设计(如靶点筛选效率提升30%)、医疗设备智能化(远程诊疗、可穿戴设备普及),这些领域本身就是科技属性的延伸。
2024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因政策支持(如医保谈判常态化)和研发突破(多款国产新药出海)迎来反弹,药明生物年内涨幅达22%,为指数贡献了显著收益。而恒生科技指数因不含医药股,错失了这波行情。这种科技+医药的跨界覆盖,让指数在科技行业周期性波动时,能通过医药板块的稳健表现平滑风险。
3. 聚焦港股通标的,贴合内地资金偏好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全部是港股通标的,这意味着它只纳入内地资金可直接投资的个股。这一特点让指数与内地资金流向高度契合——内地投资者更了解腾讯的社交生态、阿里的电商逻辑,也更认可药明生物的研发实力,资金自然更愿意流向这些熟悉的标的。数据显示,该指数成分股日均港股通成交额占比达65%,远高于非港股通科技股的20%,流动性优势显著。
相比之下,恒生科技指数包含部分未纳入港股通的个股,这些标的易受海外资金情绪影响,波动更大。而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凭借港股通属性,既能享受内地资金持续流入的红利,又能规避部分海外资金主导的非理性波动。
三、超强实力的幕后支撑:团队与国运的双重加持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亮眼表现,除了编制优势,还离不开两大支撑:专业团队的管理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跟踪该指数的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为例,其管理人工银瑞信基金在指数投资领域经验丰富,团队深耕港股市场多年,对成分股的流动性管理、申赎节奏把握精准,能最大程度减少跟踪误差(该基金近一年跟踪误差仅0.32%)。
更重要的是,它背靠祖国这棵大树——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万亿元,互联网渗透率超70%,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全球最大的市场;创新药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政策持续鼓励硬科技突破。这些基本面支撑,让港股通科技企业的长期成长有了根。比如腾讯的云业务聚焦产业数字化,阿里的跨境电商对接一带一路市场,它们的增长逻辑始终与中国经济转型紧密相关。
四、投资即相信国运:为何坚定选择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C
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的下注,而对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某种意义上就是相信中国科技产业的升级与开放。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的互联网、创新药、半导体等领域,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能——互联网从流量红利转向效率红利(如产业互联网),创新药从跟随研发走向全球领先,这些领域的成长空间远未结束。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作为跟踪该指数的工具,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参与方式。它无需开通港股账户,1元起投,C类份额还免申购费,适合长期持有。对于投资者来说,当下可以采取坚定持有+逢低加仓的策略:当市场因短期情绪回调时(如恒生科技指数单周下跌超5%),可适度加仓摊薄成本;而在长期持有中,分享科技龙头与创新药企业的成长红利。
结语:与时间同行,见证科技成长
港股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优质企业的价值窗口;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优势,在于它精准捕捉了其中最具成长力的部分。选择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不是追逐短期热点,而是布局中国科技产业的未来。正如互联网从大众应用成长为基础设施,创新药从进口依赖走向出海创汇,任何产业的崛起都需要时间。投资这条路,坚定方向比频繁操作更重要——相信国运,坚守优质标的,与时间为友,终会收获产业成长的红利。@工银瑞信基金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晒收益#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