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涨超恒生科技#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
我是一名普通上班族,自己对理财的期望其实并不复杂:能跑赢通胀,有点复利增长,最好还能稳中带喜。而过去一年,我买入的这只基金——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真真切切给了我一种“意外惊喜”的感觉。
持有一年多,收益率已经高达53.75%,要说满意,那是相当满意。趁着最近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表现“惊艳”,我也整理下自己的投资感受,以及对这只指数为何能“碾压”恒生科技指数的一些理解。(自选图在文末哦)
Chapter 1 涨幅对比直接说明一切,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目前直接完胜
如果只看数据,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2014年底基日以来到2025年7月8日,总涨幅已经高达 189.91%,而同期“网红”恒生科技指数只有77.53%,两者之间足足差了112.38个百分点。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你当初两个都投一样的钱,现在国证那边已经翻将近三倍,而恒生才刚翻一倍出头。
这样的差距不是小波动,是趋势性结构性的。哪怕和其他港股科技类指数对比,比如 SHS 科技龙头(122.35%)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11.03%),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也是“一骑绝尘”。对我这种“不炒个股、就看指数”的上班族来说,选对了指数,真的是省心又能赚钱。
Chapter 2 为啥能涨得更猛?核心差异有两点
第一,权重设计更灵活,押注龙头更有力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对单只成分股的权重上限设在15%,而恒生科技指数只有8%。这不是小区别,这直接影响到你能不能吃到核心龙头企业的大肉。
龙头企业之所以是龙头,除了体量大,更多在于它们有持续的成长性和抗压能力。当行情反弹、政策倾斜时,龙头最先受益,涨得也最猛。国证这个15%的权重限制,等于是在制度层面就允许“重仓优质股”,涨起来的时候自然更有劲儿。
第二,行业覆盖更全,生物科技是隐藏“利器”
这是我之前没怎么注意但后来发现非常关键的一点: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涵盖的生物科技行业,权重达到了15.80%,而恒生科技指数在这个领域的配置只有可怜的3%不到。
这直接让国证吃到了港股医药、创新药、基因治疗等一大批新兴产业的红利。生物科技这些年虽然波动大,但整体是在走上坡路,政策支持、资本关注、技术进步都在不断加码。这部分配置让指数更加多元,也更具备未来成长性。
Chapter 3 持有体验:不止是赚钱,还有安心
(一)收益确实亮眼,不是靠运气的“蒙对”
近一年涨幅59.75%,在同类产品里属实是非常能打的。这不是因为某几只股票突然爆发,而是整个港股科技方向都在回暖,加上指数本身设计合理,抓住了结构性机会。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涨法不是“一日游”,而是稳中有进、修复向上。对我这种没空天天看盘的人来说,这种“踏实赚钱”的感觉比啥都珍贵。(下图为对应场内ETF十大权重股)
(二)操作方便,省钱省事就是最大幸福
它是一只联接基金,直接在天天基金App上就可以买卖,申购、赎回都很顺滑。更难得的是,持有7天以上就免赎回费,短期操作成本很低。我虽然是打算长期持有,但遇到突发情况或者市场判断需要调仓,也不会因为高赎回费束手束脚。这点真的打动了我,特别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不确定性太多,灵活就是王道。
同时C类基金不收申购费、管理费0.45%、托管费0.07%、销售服务费0.10%,综合下来这只基金的年持有成本其实相当亲民。对我而言,这就意味着资金利用效率更高,赚到的钱能更多留在自己账户里。
(三)背后的管理人也很靠谱
基金经理赵栩,工银瑞信的老将级人物,做指数基金不是一年两年了。他不仅管理着多个大盘宽基、行业ETF,也有丰富的联接基金管理经验。这种背景意味着,他在跟踪指数、控制误差、做场内外流动性维护方面很有一套。
而工银瑞信本身作为老牌银行系基金公司,平台稳定、风控体系完善,在指数产品方面也是市场上数得上的专业选手。这种底层稳定感,对于长期投资者非常重要。
(四)展望未来:港股科技仍是值得配置的方向
看远一点,港股科技特别是里面的龙头企业,其实已经慢慢走出了低估阶段。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全球复苏等多重因素催化下,这一板块后续仍有持续走强的可能。
特别是像 AI、医疗科技、新能源等高景气方向,港股很多公司既有核心技术,也有足够的业务落地能力。而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就精准地覆盖了这些方向。它不是只押互联网,而是做了多赛道融合,从配置角度更加均衡。
再加上目前港股整体估值仍处在历史底部区域,资金流入预期逐步回暖,这种指数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是为了搏一把暴涨,而是为了把握结构性复苏,搭上长期成长的列车。
Chapter 4 总结一下
从个人体验角度讲,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对我而言就是一次“舒服”的投资:
买得安心(龙头+科技+生物医药组合)
持得放心(低费率、低门槛、灵活赎回)
赚得开心(一年多收益超50%)
而它所跟踪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也确实在实打实地证明自己能跑赢恒生科技指数,不是靠“讲故事”而是靠“编制规则和配置策略”的实际差异。
对于我这种没有太多时间盯盘、追求稳健增长的上班族来说,能找到这样一只“真香指数基金”,真的挺满足了。未来,我依然会坚定持有,并持续关注科技趋势的演变和指数表现的同步,尽可能用“最省心”的方式,把“财富增值”这件事慢慢做好。@工银瑞信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