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技术将超美国!创新药价值重估?##晒收益#
最近,资本市场里创新药领域的 “吃药行情” 那叫一个火爆,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投资者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人坚定看好,认为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财富盛宴;也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行情波动回调,让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作为一名在投资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投资者,我对这轮创新药行情却充满了信心,坚定地站在看好的阵营里。
自今年 4 月 9 日触底反弹以来,A 股和港股的创新药市场仿佛被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一路高歌猛进,表现相当亮眼。截至 6 月 9 日收盘,A 股创新药指数大涨 31.5%,港股创新药指数更是涨幅惊人,高达 61.54%。在个股方面,A 股的舒泰神、常山药业等股价翻倍,港股的来凯医药 - B、加科思 - B 等同样表现出色。6 月 9 日当天,多只 A 股创新药相关股票涨停,港股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四环医药等涨幅超 10%,市场一片火热,这无疑是对创新药行情强势崛起的有力证明。
再看看我目前持有的创新药相关的基金,$汇添富医疗积极成长一年持有混合A(OTCFUND|009664)$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了 32.8%,成绩十分优异。这只基金自 2020 年 8 月 21 日成立,虽说成立以来总收益为 - 29.05%,但在 2025 年却表现得格外突出,今年以来收益为43.04%,近一个月收益达24.63%。从其持仓情况来看,基金经理郑磊管理期间,前十大重仓股涵盖了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 - B 等创新药相关企业,这清晰地展现出其对创新药板块的精准布局,也正是其在这轮行情中能够收获良好收益的关键因素。

而$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9671)$也在这轮行情中崭露头角。这只基金成立于 2023 年 10 月 31 日,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其紧密跟踪港股创新药指数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港股创新药市场红利的机会。截至 6 月 14日,其最新净值为 1.2505,近 1 个月波动为 32.02%,近 3 个月波动为 38.38%,近 6 个月波动为 55.59%,近 12 个月波动为 76.03%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创新药行情波动中的表现。从投资范围来看,它以目标 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基金份额、标的指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含存托凭证)为主要投资对象,并且还可投资于境内外市场多种依法发行的金融工具,投资范围广泛,能更好地把握创新药相关的投资机会。

这轮创新药行情的火爆绝非偶然,背后有着坚实的支撑因素,让我坚信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政策层面,近年来可谓是暖风频吹,对创新药关爱有加。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从最初单纯追求低价,逐渐转变为综合考量药品生产质量、企业生产供应实力等多方面因素,这一转变大大减轻了创新药企业的压力,为其营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加码,2024 年创新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医保目录也积极向创新药倾斜,2024 年新增 38 款 “全球新” 创新药,创下历年新高,并且计划在 2025 年推出丙类医保目录,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支持政策,2024 年 7 月上海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25 年 4 月北京和深圳也分别推出 32 项全链条支持措施,从各个方面为创新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政策的出台,犹如为创新药企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它们能够在更有利的环境中大展拳脚,未来有望持续推动创新药企业的发展,为行情的延续提供坚实保障。
从企业业绩来看,多数创新药龙头企业正逐步迎来盈亏平衡的重要拐点。据不完全梳理,市值百亿元以上的港股创新药公司中,除少数企业外,营业收入普遍实现增长,部分企业营收增速十分显著。在利润方面,翰森制药、和黄医药等公司已成功实现盈利,其余多家企业亏损幅度也在逐渐缩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海” 已成为创新药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近期,多家药企创新药海外授权金额实现重大突破。5 月 20 日,三生制药将 PD - 1/VEGF 双抗药物 SSGJ - 707 海外权益以 60.5 亿美元授予辉瑞,一举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纪录;石药集团也在与第三方就多项潜在交易进行磋商,潜在交易金额巨大。据动脉智库数据,2020 年创新药领域 License - out 交易额仅约 110 亿美元,而到了 2024 年 1 - 10 月,已达成 76 笔交易,总金额突破 511 亿美元,交易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交易次数达 41 起,总金额 369.29 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正逐渐崭露头角,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创新药企业的业绩有望持续提升,为行情的持续向好奠定坚实的业绩基础。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然从跟跑阶段迈向领跑阶段。在一些前沿领域,如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下一代 IO(肿瘤免疫疗法)、小分子 GLP - 1 等,国内创新药企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具备了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强大实力。随着医保丙类药品目录的推出,那些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望成功解决支付困境,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海外市场将成为创新药企业新的重要增长点。例如,2024 年康方生物抗肿瘤药物依沃西成为全球首个在三期临床实验中证明疗效优于全球 “药王” 帕博利珠单抗的药物;百济神州旗下产品百悦泽在 2024 年全球销售额总计 188.59 亿元,同比增长 106.4%。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创新药的实力,也预示着未来创新药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我也深知投资市场充满风险,创新药行情也并非毫无挑战。市场波动是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创新药板块前期涨幅较大,可能会引发部分投资者对短期波动回调的担忧。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短期波动并不能改变创新药行业的上升趋势。创新药行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新药研发过程中确实面临着技术、临床、审批等多重风险,即便研发成功,在商业化过程中也可能会遭遇市场竞争、销售推广等难题。然而,正是这些风险筛选出了真正具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一旦这些企业成功突破重重难关,其发展潜力将不可限量。从估值层面来看,虽然当前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 TTM 为 27.1 倍,处于 2021 年以来 16.1% 分位数,市净率为 2.0 倍,低于其他主要成长板块,但随着行情的不断上涨,估值也在逐步提升。不过,我认为只要创新药企业能够持续兑现业绩,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前的估值水平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上升空间。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面对这轮创新药行情,我充满信心。我相信,在政策利好、企业业绩改善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向好的多重因素推动下,创新药行情有望持续向好,成为资本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我持有的$广发睿选三年持有期混合(OTCFUND|010594)$、$广发研究精选股票A(OTCFUND|010112)$、$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A(OTCFUND|003376)$与创新药相关基金相互配合,构建了一个风险分散、收益可期的投资组合。当然,投资决策需要谨慎,我会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企业研发进展、临床数据以及海外市场动态等因素,合理调整投资组合。我也建议其他投资者,在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机会,分享创新药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