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策略,适用于绝大部分人,既保持了定投原本的优点,又增加了超额收益的环节。
起因是,最近两天,美国整体的经济政策发生积极转向。
所以,之前暂停的定投计划,现在重启。
我来说下整个方案的思路。
定投标的:标普500、纳斯达克100
策略分为两个部分:基础定投+后备仓
一、 基础定投-每周定投:
目标仓位:A%
执行周期:100周(2年)
执行条件:每周1次,不固定具体周几,选择当周认为是低点的当天投入。
单次定投仓位:A% 100,即如果你打算基础定投的目标仓位是40%,则每周投入0.4%的仓位。
PS:选择执行2年,是因为标普500的最大回撤见底耗时,基本在2年以内,这样可以让定投穿越整个下跌周期。如果时间短于2年,遇到极端情况时,可能出现定投到一半,没钱了的情况,高位站岗。如果你的本金不是固定的,而是能持续追加超过2年的,可以不用考虑这一点。
二、 后备仓-回调加仓:
目标仓位:B%
执行条件:自最近12个月内最高点回撤幅度达到X%,指数回调进入区域,则投1次,同一区域,只投1次。
具体X%为5个区域:
15%-20%、25%-30%、35%-40%、45%-50%、55%-60%。
单次加仓仓位:B% 5,即如果你打算回调加仓的目标仓位是60%,则指数从最高点回调了【15%-20%】之间,投入12%的仓位;如果走势继续回调到【25%-30%】,则再追加12%仓位。每个区域只追加一次12%仓位,避免在同一区域重复追加。
PS:标普500历史上的最大回撤幅度在60%左右,以此为依据,根据回撤幅度,分档追加仓位。目的是在遇到市场大跌的时候,快速提升仓位,拉低定投成本。这些后备仓,可能要等到很久才能启动,但每一笔,都可能是你未来的超额收益来源,是整个策略的核心所在。
三、 其它执行规则:
1、 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目标仓位,A%+B%≤100%。
基础定投+后备仓,仓位总合最多到满仓100%。
如果你一开始设计的目标仓位超过了100%,后面你的整个计划在执行时,计算出来的具体金额都是错的。
2、 基础定投、后备仓,二者执行时,互不干扰。
即,当触发了“后备仓-回调加仓”的条件时,基础定投该怎么投还怎么投,不受影响,二者有可能投在同一天。
3、 当指数创新高后,策略重新开始
我们计算回撤时,以过去12个月的最高价作为起点。
当指数新高后,这个起点就变了,所以要重新计算后备仓那5个加仓区间的位置。
并且,重新再开始执行后备仓计划。
举个例子:
如果你原先在【15%-20%】这个区间加过1次后备仓,按计划是不会在这里加第二次的。
但当指数新高后,之前的计数清零,你可以在新计算出的【15%-20%】区间,加1次后备仓。
指数新高,我们全部仓位都是盈利的,并且市场趋势良好。你可以认为整个定投计划重新开始了。
如果你的总资金量没有变化,则单次投入的仓位比例也不需要重算。
你只需要重新计算后备仓的触发区域,所对应的指数位置在哪里即可。
四、 一些常见问题:
Q1:定投亏了,并且钱也用完了,有什么办法回本?
1) 如果你能调来新的资金,可以通过补仓摊薄成本。
2) 如果你能使用美股的衍生品,比如做空的某些工具,可以在特定时段保护自己的多头仓位。
3) 如果你对高低点的把握极为精准,且多次重复的准确率很高,可以高抛低吸做差价(但这本身已经脱离定投策略了)。
如果你不具备以上三个任何条件之一,且本金总额固定,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
耐心等待市场涨回来。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不要妄想。这也是大部分人在定投计划中,会遇到的情况。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
1) 一开始就选择一个长期向上的品种(所以我选择标普500、纳斯达克100),并尽可能让定投周期能覆盖完整的熊市下跌。
2) 当钱真的用完之后,耐心等待,不要割在地板上,相信我们选择的品种,一定会反弹回来。
Q2:能不能快点提升仓位?仓位低,踏空很难受
定投本身避免了很多主观判断。
如果你主观提升仓位,就脱离了定投的初衷,意味着你的能力,采取主动出击,会比被动定投更好。
如果你评估后,觉得可以,那没问题。
否则,就要考虑上面Q1的情况发生:如果钱用完了,持仓成本都在高位,然后市场跌了,怎么办?
除了等待,没有别的办法,并且高位成本的回本更加煎熬。
如果你的答案是“能熬住”,那就没问题了,快速建仓,并期待市场接下来就会上涨。
Q3:我想赚快钱、赚大钱,适合这个定投策略吗?
多快?多大?
如果你总有一种“押对一波牛市,从此财务自由”的想法,那不适合。
你可以去投个股,期货、期权,
但不要投指数了。
即便是牛市,指数也不可能让你财务自由的,不然人人都自由了。
但投指数与让我们获得满意的收益,并不冲突。
本策略已经考虑到,大家普遍对收益率有较高的追求,所以它不是传统的定投,而是做了很多细节优化。
1、 在“基础定投”环节,每周选择周内认为的低点去投,而不是固定周几去投,目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日常想要操作的冲动,
有一定概率降低基础定投的平均成本,
保持我们对市场的关注,避免与重大市场变化脱节(因为市场是“连续剧”,不知前因难以判断后果)
2、 设计“后备仓”环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整体策略的“超额收益”水平:
标普500的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并且有些年份明显低于10%。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不满足的。
要想跑赢平均值,就必须要在市场极端下跌时,提升仓位。
但无论哪个市场,底部都难以判断;
美股市场,出现极端下跌较少。
所以,必须保留一部分仓位,等待极端行情出现。
如果只等,大部分人可能会失去耐心,并且踏空很多上涨行情,内心焦虑。
因此,有了“基础定投保证日常跟踪市场,后备仓获取超额收益“的设计。
芒格曾说过:“如果你所做的只是在200周移动平均线买入高质量的股票,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
所以,不要觉得“后备仓”慢,这才是最大的收益来源,前提是能坚持下去。
Q4:什么时候退出?难道永远投下去?
取决于你的投资目标。
定投本身只能做到一件事:在提升仓位时,把成本平均一下。
你想达成的其它目的,都需要自己想办法。
想要超额收益,我们自己增加“后备仓”策略。
想要离场,同样,需要自己来设置。
可供参考的是条件:
1) 当指数估值远高于历史水平时,离开。(目前的指数估值就很高)
2) 当达到你的投资目标时,离开。(比如想攒够20w去买车、想给孩子买钢琴)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在全部仓位盈利时,再考虑离开。
好处是,即便离开,咱们这个定投计划,你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当然,如果你觉得某段时间市场不好,你可以也可以暂停整个计划。
甚至,你可以只暂停基础定投,执行后备仓计划,等市场企稳后,再重新开始基础定投。
非常灵活,一切都取决于你对市场的判断。
最后能做出多少超额收益,也取决于你对市场节奏的判断。
总体而言,你应该很难再在美股上踏空了。
——以下是:股市消费记录——
美国资产:基础定投(1/100周),后备仓(0/5次)
1. 标普:今日基础定投+1。
2. 纳指:今日持仓。
*做合格金融消费者,从记账开始!*
海外消费记录:


<分享增量信息,提升决策质量。记录真实消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讨论,咱们交个朋友。>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人民币(OTCFUND|016057)$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QDII)C(OTCFUND|006479)$
$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8044)$
$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人民币C(OTCFUND|018967)$
$宝盈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人民币(OTCFUND|019737)$
$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5300)$
$华夏标普5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8065)$
$天弘标普500发起(QDII-FOF)C(OTCFUND|007722)$
$博时标普500ETF联接C(OTCFUND|006075)$
$摩根标普500指数(QDII)人民币C(OTCFUND|019305)$
#浮动费率基金热销!你会参与吗?##百辩基民秀之龟兔说##核聚变突破不断!2027年或迎关键节点##大反弹!标普、纳指涨超2%##热点“磕学家”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