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0 21:26:34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江苏
立足全行业视角,均衡布局高性价比资产的均衡混合基金或更适配当前市场

#如何高效捕捉超额机会?#近年来,由于我国新兴市场特征犹在,难以形成长期共识的主线方向,行业轮动现象越发明显。在此背景下,立足全行业视角,均衡布局高性价比资产的均衡型基金或更适配当前市场。

相较于专注单一行业或主题的基金,均衡型基金在全市场中均衡配置行业和个股,因此,其不过度追求行业景气度,博取短期涨幅,而是更重视长期收益,同时也能够有效弱化单一行业表现不佳的风险,在风格轮动中更能获得较为稳健的超额收益。但事实上,着眼于全行业,从中甄选出优势行业和个股并非易事,对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能力圈均有较高的要求。

永赢基金旗下高楠正是一位选股能力突出且能力圈广泛的基金经理,从业超17年的他,高楠涉猎的行业非常广泛,包括消费、创新药、汽车、黄金等众多行业。他能够横跨成长、消费、周期等不同板块,对大中小不同规模的质地良好的企业也都会择机配置。在行业轮动思路下,高楠的调仓灵活,换手率较高,善于把握市场热点轮动,捕捉超额收益。


高楠采取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提前于市场底部布局,通过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在市场尚未完全复苏时就开始逐步买入股票,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市场轮动行情中,注重挖掘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和估值优势的个股。基金经理高楠的投资策略非常灵活,擅长捕捉行业机会。他能够找到比较多的白马股作为底仓,从而让基金的业绩更加优秀。此外,他还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基金的回撤水平。这使得投资者们能够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保持较低的风险水平。

其管理的永赢睿信混合C基金通过全市场选股和行业轮动策略,实现了对多个行业的均衡配置,包括但不限于消费、新能源、医药、科技等行业。基金采用自下而上的配置思路,首先研究分析不同行业的盈利模式、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以及行业自身的生命周期。在判断当期宏观经济所处周期位置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的盈利模式,优选当期盈利增长最为确定及增速较快的相对强势行业进行重点配置,以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一、双资产策略:攻守兼备的市场轮动应对之道

永赢睿信混合C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创新的"双资产"策略框架,该策略将A股市场分为成长型资产和波动率资产两大类别,通过动态调整两类资产的比例,有效应对市场轮动  。

1. 成长型资产(占比约20%)

成长型资产聚焦未来2-3年盈利增长确定、市场占比低但潜力大的公司,主要通过自下而上选股获取超额收益  。高楠团队在这一部分资产中注重挖掘具有预期差的个股,即基本面改善但市场尚未充分定价的公司  。

选股标准关注企业的成长性、盈利兑现度、ROE水平等核心财务指标,同时结合产业趋势和政策导向  。

持有周期通常为2-3年,注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行业分布覆盖消费、创新药和科技等高景气赛道,如泡泡玛特、康方生物、中际旭创等  。

2. 波动率资产(占比约80%)

波动率资产旨在赚取估值波动收益,通过宏观比较与市场经验捕捉超跌反弹机会  。这一部分资产具有中短期交易特征,注重赔率思维。

筛选标准市净率处于历史极低分位数(通常<20%)、基本面见底、成长空间相对有限但存在潜在改善预期的标的  。

操作策略左侧布局、右侧验证,通过动态止盈控制风险。

行业分布涵盖超跌金融、周期龙头等。

3. 策略优势与实证

双资产策略在2024年市场底部至2025年Q2期间展现出显著优势。2024年Q4沪深300下跌1.08%时,永赢睿信混合C实现1.45%的净值增长,同类排名大幅领先  。2025年Q1市场震荡期间,其前十大重仓股中仅有一只出现负收益,其余涨幅均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通过板块间对冲实现超额收益  。

在2025年Q2面临关税冲击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时,高楠团队提前布局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科技领域,同时增持创新药龙头,成功捕捉市场反弹机会,基金净值表现稳健  。

二、基金经理能力:专业经验与策略迭代的结合

永赢睿信混合C由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管理,其14年证券投资经验和6年管理经验为基金提供了坚实支撑  。

1. 投资风格与框架

高楠的投资风格可概括为"高胜率+持仓均衡",不赌单一风口,而是通过深度研究让投资大概率正确。他的投资框架经历了两次重要迭代:


2020年前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聚焦"小变大"成长股。

2020年后调整为"底仓选股 + 小仓位行业配置",兼顾个股与行业收益  。

2. 选股能力与交易能力



高楠的选股能力突出,其管理的基金历史业绩证明了这一点:

在恒越基金任职期间,管理基金的换手率约600%,平均持股周期约2个月,显示出高换手率策略的灵活性  。

对猪周期、油运龙头等行业的成功把握,体现了其左侧布局能力。例如,2018年Q4重仓生猪养殖板块,2022年Q2重仓某油运龙头,均在基本面改善后获得显著收益  。

在永赢睿信混合C管理期间,2024年Q1前十大重仓股中9只上涨,Q2前十大重仓股中8只上涨,且多只涨幅超过30%,显示出卓越的个股选择能力  。

3. 风险控制能力

动态止盈当个股估值透支未来2-3年盈利空间(如PEG>1.5或市盈率分位数>80%)时及时减仓,避免均值回归风险  。

行业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占比约40%,单只股票持仓不超过7%,有效降低单一标的波动对组合的影响  。

仓位管理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适当控制仓位,如2024年Q3已实现收益为负但利润为正,表明通过止盈锁定收益,降低回撤  。

三、业绩表现:持续领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永赢睿信混合C的业绩表现极为亮眼,尤其在风险调整后收益方面表现突出:

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7月30日)净值增长率达66.38%,年化收益率37.31%  。

2024年全年收益率14.64%,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5.27%,虽收益略低但最大回撤控制显著优于同类。

近一年收益率达59.90%,位于前10%。近半年收益率42.39%,近三个月收益率32.43%,均大幅领先同类平均。

夏普比率2.22,优于94%的同类基金,表明当下有着不错的投资性价比。2024年最大回撤15.79%,远低于同类平均20.33%,体现了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  。

四、费用结构与持有人结构:投资者友好的产品设计

1. 费用结构优势



管理费1.2%/年,托管费:0.2%/年,销售服务费:0.6%/年,合计2.0%/年,低于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水平(约2.5%)  。

赎回费持有<7天收1.5%,7-30天收0.5%,30天以上0费率,鼓励长期持有  。

费率政策持有30天以上赎回0费率,非常适合中长期配置的普通投资者,降低了频繁操作的成本  。

2. 持有人结构健康



机构持有比例:35.65%,个人持有占比:64.35%  。

机构认可度机构持有比例虽较2024年Q3的46.71%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经理能力的认可。

份额增长2025年Q2净申赎比例达49.18%,份额从13.83亿份增至20.63亿份,反映出市场对基金业绩的认可和投资者信心的增强  。

五、当前持仓分析与投资方向

截至2025年Q2,永赢睿信混合C的持仓结构体现了其"双资产"策略的特点:

1. 前十大重仓股



2. 行业配置特点

科技: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高景气成长领域,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  。

消费:新消费代表,如泡泡玛特、匠心家居等,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政策利好  。

医药:创新药龙头,如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进入业绩兑现期,基本面和投资情绪回暖  。

周期:低估值修复标的,如紫金矿业等,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安全边际  。

3. 当前市场观点

高楠对当前市场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行情本质:全球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推升估值,A股/港股/美股同步受益。

核心矛盾:政策呵护对冲经济弱复苏,避免"业绩与估值双杀"是关键。

机会形态:结构性行情主导,整体交易量未放大但赚钱效应显著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永赢睿信混合C作为均衡配置混合基金,能够有效把握市场轮动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为投资者提供稳健且有竞争力的回报。通过深入研究个股基本面和把握市场趋势,该基金实现了"不追求每笔都赚,但要保证大部分时候站在对的一边"的投资理念,值得中长期投资者关注。@永赢基金

#晒收益#

$永赢睿信混合A(OTCFUND|019431)$

$永赢睿信混合C(OTCFUND|019432)$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