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定投,“用时间烫平波动”。
当天天基金调研团发出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的调研邀请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这位以“自下而上选股+均衡配置”闻名的中生代舵手,其投资哲学与我这样的长期定投族有着奇妙的共鸣。这份新鲜出炉的调研纪要,更让我窥见穿越周期的智慧。
不追热点的“逆行者”:高楠的投资框架拆解

翻开高楠的履历,14年投研积淀与6年实战管理淬炼出鲜明的风格标签。
他像一名专注的“个股猎手”:不押注单一赛道,不依赖宏观预测,而是深挖“基本面改善+业绩爆发”的左侧机会。用他的话说:“不过度强调行业属性,配置追求相对均衡。”这种“去标签化”思维在当下浮躁的市场尤为珍贵。
他的框架有两大支柱:
1.个股严选: 专注成长确定性,尤其擅长捕捉市值从“小变大”(如几十亿迈向百亿)的公司。他坚信真正的成长股不等于科技股,而是能在2-3年产业周期中持续兑现盈利的企业;
2.组合动态优化: 以绝对收益思维追求相对收益。底仓长期持有优质成长股,同时用小仓位捕捉“赔率型机会”(如超跌板块),既守正又出奇。
这种策略在震荡市中优势尽显。当多数人追逐AI、追涨杀跌时,他冷静地“在基本面见底、估值安全的土壤里播种”,等待业绩拐点。就像他在调研中坦言:“如果短期胜率不够,我宁可低换手。”这份定力,正是长期收益的根基。

业绩说话:逆风跑赢的“耐力型选手”

近一年35.7%的收益真是666啊!
数据是投资理念的最佳注脚。高楠管理的永赢睿信混合C(019432) 堪称其代表作:
近1年收益12.89%(截至2025/5/31),大幅跑赢沪深300(6.27%)和同类偏股基平均(9.24%);
成立以来(2023/12/22起)累计收益26.50%,超越基准(16.27%)超10个百分点!
更难得的是风险控制能力。观察2024年市场:外部关税冲击、内需复苏波折,沪深300全年振幅超25%。而永赢睿信不仅扛住波动,还实现正收益(2024年净值增长14.64%,基准13.78%)。这印证了他“注重市值透支风险分析”的前瞻性——不赚最后一枚铜板,留足安全边际。
另一只永赢稳健增强债券则展现其股债配置功力。作为二级债基,近1年7.97%的收益(同类平均仅3.81%),是“稳中求进”的优质底仓选择。股债双栖的驾驭力,让他的组合在不同市场阶段都能找到发力点。
后市展望:结构性机会下的定投“黄金窗口”
高楠对当下的判断与我多年定投的体感高度契合:市场处于“磨底阶段”,估值底已现,但复苏需耐心。他认为核心矛盾是“估值提升主导行情”,而非盈利驱动。这意味着:
机会在结构不在指数: 三条主线值得关注:
1.高景气确定性(如稀缺的稳定盈利板块);
低估值修复(非价值陷阱的金融/周期);
远期空间型(AI、创新药等政策扶持产业);
2.港股弹性或大于A股: 因前期超跌更深+南向资金助推;
3.警惕“双杀风险”但概率低: 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已质变,托底意图明确。
这对定投族恰是布局良机。 当市场犹豫时,正是低位吸筹的窗口。高楠提到重点关注方向——AI国产化、内需消费(餐饮/旅游/酒类)、创新药——也与我长期观察的“经济弱相关成长赛道”不谋而合。
给同路人的定投启示:如何借“基”乘风?
16年定投路,我最大的心得是:选基金就是选“掌舵人”,策略比择时更重要。 高楠的框架给了我三点启发:
拥抱均衡型选手: 不押注单一行业的基金,更适合作为定投核心持仓。永赢睿信的行业分散度(消费+医药+科技+周期)天然熨平波动;
重视“左侧布局”基因: 能在市场冷处掘金的经理,往往具备定投所需的逆人性勇气;
股债搭配更抗跌: 用“永赢睿信(权益)+永赢稳健增强(固收+)”组合定投,天然降低波动,长期复利效应更显著。
调研末尾,高楠一句话深得我心:“风险资产是时间的朋友。” 定投的本质,正是相信时间的力量。当无数人追问“明天涨还是跌”,我们这些老基民早已埋下种子,静待一场春雨、一缕暖风,和那些注定会破土而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