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资本市场热点频换的2025年,消费板块一度被视为“过去的赛道”,在科技狂潮中显得默默无闻。然而,总有一些优秀的“捕手”,能在无人问津处深耕,在喧嚣鼎沸时收获,$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OTCFUND|018991)$ 正是这样一位引人注目的“优等生”。
在近一年的市场风云变幻中,该基金取得了高达60.97% 的惊人回报,不仅显著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更以超越88%同行的回撤控制能力,展现了“攻守兼备”的卓越特质。这绝非偶然的运气,其背后是基金经理袁作栋先生及其团队对消费产业的深刻洞察、严谨的投资框架以及坚定的价值投资信念。本期有幸参与天天基金调研团深入调研,解读这只绩优产品背后的故事,探寻在当下复杂市场中,大消费能否接过市场主线的大旗,以及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破局。

兴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袁作栋管理的兴银智选消费混合,正是在这片土壤上结出的硕果。其近一年超60%的收益,并非来自于追逐市场热门的概念,而是源于对消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对周期规律的敬畏以及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
本次调研不仅揭示了一只绩优基金的操作思路,更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中国消费产业在新常态下的投资地图:传统品牌的价值重估与新消费趋势的蓬勃兴起正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一场“全场景资产”的换挡提速。政策的有力托底、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以及“情绪刚需”的崛起,正在为新一轮消费增长周期积蓄力量。下文将从基金测评、调研实录、问答环节及全面总结四个维度,对此次调研进行详尽梳理,为投资者提供一份穿越周期的消费投资指南。
一、 基金测评:业绩与风控双优,消费赛道中的“全能选手”
打开兴银智选消费混合的业绩走势图,一条稳健向上的曲线令人印象深刻。根据公开数据,截至发文,该基金A类份额近一年收益率高达61.64%,C类份额(代码:018991)亦达到60.97% 的优异水平。这一成绩将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收益率*70% + 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人民币)*10% + 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远远甩在身后,后者涨幅约为23.76%,超额收益接近40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基金经理袁作栋及其团队通过主动管理,为投资者创造了巨大的阿尔法。更为难得的是,在获取高额回报的同时,该基金展现出了卓越的风险控制能力。数据显示,其近一年最大回撤控制水平超越了88% 的同类基金,真正做到了“涨时犀利,跌时抗跌”。

这种“高收益-低回撤”的罕见特质,源于产品清晰且坚定的定位。作为兴银基金重点打造的消费主题产品,该基金的投资策略并非简单地全仓押注某一热门细分赛道,而是始终坚持在全消费领域内“筛选高性价比资产”,严格遵循“兼顾成长与稳健”的原则。其投资范围覆盖A股与港股,充分利用了两个市场的优势,既能捕捉A股消费龙头股的确定性,也能掘金港股市场中独具特色的消费品牌。

从持仓风格来看,它呈现出一种“均衡成长”的特征,既不会为了追求极致成长而承受过高波动,也不会因过度保守而错失产业趋势机会。这种风格与基金经理袁作栋13年的证券从业经历和“注重分散配置与风险控制”的投资理念一脉相承。在同为公司旗下、由乔华国经理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兴银消费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近一年收益超79%)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公司消费投研团队的策略图谱:前者(智选消费)更强调全领域的均衡与性价比,后者(消费新趋势)则更聚焦于“新消费”方向,如宠物、医美、国潮等长期成长领域,策略更具锐度。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兴银基金在消费赛道强大的投资矩阵。出色的业绩、严格的风控以及清晰的产品定位,使得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成为投资者布局大消费板块、分享中国消费升级与复苏红利的优质工具。
二、 调研实录:结构转型与信心修复下的消费新图景
本次调研会议深入探讨了在当前宏观背景下消费板块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袁作栋和乔华国两位基金经理分享了他们对于市场的前瞻性判断,其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中国消费正处在“探底修复”的关键阶段,政策与基本面有望形成共振,但内部结构分化显著,投资机会需要从“赛道思维”转向更精细化的“单品逻辑”。
1、宏观与政策背景:结构转型与信心修复并重。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探底修复”阶段,而消费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力量。2025年3月由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其核心在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增收减负、提升供给质量、优化环境三大手段,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
数据显示,尽管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相较于欧美成熟市场仍有差距,但已呈现出结构性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已成为明确的政策核心导向。在此背景下,消费板块整体具备了“估值+基本面”双重修复的特征,为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传统消费:结构修复与分化并行。
对于传统消费领域,团队保持了冷静的观察与乐观的期待。以白酒板块为例,其正处于“预期底”阶段。高端白酒动销平稳、批价稳定,库存整体处于合理区间,市场正在静待2026年春节后的需求验证,以寻找更明确的复苏信号。而中端白酒则在产品端和品牌端持续发力,展现出结构性亮点。
基金经理强调,白酒作为典型拥有定价权的行业,一旦品牌力得到巩固,其估值修复的潜力是巨大的。零售行业则进入“分化+整合”阶段。在“商品过剩+情绪价值崛起”的新时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购物,转而更加重视品牌的运营力、情感连接和极致的用户体验。因此,像山姆、胖东来、奥乐齐这类社区型、精细化的线下运营商反而脱颖而出,通过提升服务与效率赢得了市场。
3、新消费:悦己趋势下的结构性成长。
这是本次调研中重点聚焦的领域,乔华国经理指出,随着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悦己型”消费正在快速崛起,一个鲜明的特征是“愿意花时间的消费在放量,社交型消费在收缩”。这催生了多个高成长性的新消费方向,包括美容护理、宠物消费、潮玩、黄金珠宝、保健食品、游戏及品牌消费电子等。
团队对各个细分领域有着精辟的见解:美容护理长期成长性确定,但短期估值可能偏高;宠物消费可扩张性强,同样面临估值挑战;潮玩领域仍有大量新机会,尽管整体空间增速可能放缓;黄金珠宝则因其产品差异化能力而受到市场奖励。此外,渠道的巨变(如抖音、小红书)极大地加速了新品牌的传播和新品扩张速度。投资框架也因此需要从过去的“赛道逻辑”过渡到“单品逻辑+跟踪能力”,重点关注公司的大单品能力、品牌壁垒、复购率和客单价等核心指标。
4、消费出海:从产能出海走向品牌出海。
在内需弱复苏的背景下,“消费出海”被团队视为确定性极强的增长点。中国品牌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跃迁——从过去的“产能出海”(OEM/ODM)走向真正的“品牌出海”。这意味着它们将在海外市场获取品牌溢价,价值创造潜力巨大。重点出海方向包括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电等,地域上则重点关注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
5、投资框架:周期思维与结构挖掘。
两位基金经理分享了其核心投资方法论,袁作栋强调基于“周期”思想构建投资框架,通过判断宏观趋势所处的周期阶段,恪守“在价值线下方买入、上方卖出”的原则,以此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谋求弹性。在行业选择上,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原则,优先关注那些估值低、基本面向上的领域。当前,团队正聚焦于“传统消费中的强品牌龙头”和“新消费中的高成长方向”。
乔华国则更强调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对行业成长曲线的判断,优先投资那些处于成长初中期、竞争格局正在改善、供需格局优化的细分赛道。这两种框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兴银消费投研团队稳健而敏锐的投资体系。
三、 问答环节
问: 如何看待“传统消费”与“新消费”的投资机会?当前更倾向于哪一类?
答: 从投资角度出发,最根本的不是产业标签,而是估值与成长之间的性价比匹配问题。新消费品的成长确定性往往较强,但增速差异大,需要持续跟踪和动态判断。一些爆款类产品会出现超预期增长,也有部分则发展缓慢、投入产出比低,因此需要更严格估值锚定。
相比之下,传统消费的成长性虽然较弱,但目前估值分位普遍偏低,具备较强的“估值重估”机会。尤其是在供给结构改善、补贴政策理顺以及产品端升级的背景下,部分传统消费品在滞后的业绩兑现之前,可能先实现股价修复。综合来看,团队当前在新消费中仍持仓部分估值合理标的,但也开始逐步布局具有重估潜力的传统消费品。
问: 当前消费股走势不佳,相比大涨的科技股,现在仍值得加仓消费板块吗?
答: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宏观经济尚未进入“收入全面修复”的阶段。消费作为后周期行业,需要等待居民收入系统性提升之后,才可能迎来全面爆发。不过,尽管板块整体尚未启动,但消费内部的结构性分化已经非常显著。
例如,一些新兴类目(如潮玩、数娱、宠物)获得了更多“钱包分配”,而传统餐饮等则相对承压。此外,从市场资金流向看,当前科技与医药受益于“出海”逻辑,而消费尚处于轮动后期、等待催化的阶段。但正因如此,消费板块当前整体估值压缩明显、业绩尚未释放,反而形成了性价比更高的介入区间,值得逆周期加仓。
问: 当前国庆临近,是否是介入消费板块的好时机?预计旺季表现如何?
答: 节前是布局消费的性价比窗口期。消费的淡旺季特征非常显著,而当前正处于淡季尾部,市场关注度和资金流入都较低。但随着国庆“双节”及双11的临近,旺季来临将带来边际变化,这种转折往往能够迅速反映在股价层面。今年部分平台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促销竞争与补贴动作,有望带来超预期的销售数据,进而推动业绩兑现。配合CPI结构性改善及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四季度将是消费表现的关键窗口。
问: 如何判断白酒行业是否见底?以及判断新消费板块见顶的核心指标有哪些?
答: 茅台批价是核心的行业指标,因为其价格走势具有代表性。目前批价下行压力仍在,但已出现结构性止跌信号。同时,需要关注企业报表中是否出现主动消化渠道库存的行为,如果报表恶化而库存下降,反而可能意味着周期底部正在临近。
至于新消费的见顶判断,主要从产品周期与估值透支两个维度切入。具体包括:1)头部产品销售是否放缓,2)二手市场活跃度是否下降,3)企业市值是否已远超可预期收入能力。只有真正“边际用户减少”或“估值远超成长性”时,才可视为阶段性见顶。整体而言,目前仍有大量新消费子行业处于扩圈阶段,仍存在持续的结构性机会。
问: 政策催化下,哪类企业更容易爆发?“好学生”企业有哪些共性?
答: 未来的消费环境有可能比现在更好,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真正受益?答案是那些一直在努力的“好学生”型企业。“我们一直在寻找消费行业里努力的好学生,他们可能之前有贵的因素、包括时间未到,付出了一些费用、做了一些产品,但是没有效果。但如果时代的红利达成了,那样的爆发力是比较强的。”这类企业的共性在于:具备长期投入:即使在环境不利的阶段,也持续在产品、渠道、品牌等方面做建设;能够承受阶段性无效投入:不是所有努力当下见效,但一旦政策或环境催化,具备放大弹性的基础;不依赖一次性利好:而是靠自己的节奏默默“积蓄能量”。
这种类型的公司,哪怕在周期底部,也有良好的渠道掌控力和终端执行力;一旦政策推动需求回暖,它们就可能成为最先受益的一批。“他们可能之前没爆发,只是因为时间未到;但如果政策起来了,他们就能迅速爆发。”因此,团队倾向于持续跟踪这些努力的“好学生”,而不是短期“博政策”的机会。相比之下,这些企业更具备“爆发力”和“估值重估空间”。
四、 调研总结:收获、价值与展望
此次对兴银基金及袁作栋经理的深度调研,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于对一只绩优基金的了解,更是一次对当前消费投资世界的全面透视。其收获是多层次的,从投资理念到实战策略,从宏观判断到微观选股,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启发。
首先,关于基金的投资价值, 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018991)展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产品特质。它不仅仅是一只简单的消费主题基金,更是一位具备“反脆弱”能力的长期主义者。在大多数投资者因消费板块短期低迷而忽视其价值时,该基金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和严谨的周期思维,提前布局了性价比极高的资产。其卓越的回撤控制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持有体验,避免了因净值大幅波动而导致的非理性操作。
对于希望长期布局中国消费升级、分享中国经济转型红利,但又希望规避个股高风险和板块高波动的投资者而言,该基金无疑是一个堪称“核心资产”的配置选择。基金经理袁作栋均衡的投资风格和乔华国经理对新兴趋势的敏锐把握,形成了强大的投研合力,共同为产品的持续优异表现保驾护航。
此外,经过本次调研,我有以下深刻体会:
1. 长期看好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
本次调研极大地强化了我们对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的信念。袁作栋经理基于《周期》的投资框架和寻找“好学生”型企业的理念,正是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的成功实践。价值投资并非简单地买入低市盈率股票并长期不动,而是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基石,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和长期成长潜力的公司,并陪伴其成长。
长期投资则是价值投资必然的时间伴侣。正如调研中所揭示的,许多“好学生”企业需要经历“默默积蓄能量”的阶段,其投入可能在短期内无法见效,但一旦宏观或行业东风到来,其积累的能量便会猛烈释放。如果没有长期投资的视角,就极易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放弃,从而错失后期最大的涨幅。在热点快速轮动的当下,这种看似“笨拙”的坚持,反而是最能帮助普通投资者破局、穿越迷雾、抵达终点的智慧。
2. 我对基金经理的印象深刻。
两位基金经理的诸多观点都极具真知灼见,令人印象深刻。
其一,是“投资的根本是估值与成长的性价比”。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与非传统、旧与新之间的标签壁垒,直指投资的核心——回报率。这解释了为何团队既会布局高成长的新消费,也会关注低估值的老品牌,一切皆以“性价比”为尺。
其二,是对“好学生”企业的定义。这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更是一套完整的选股哲学。它强调企业的内在品质,如长期主义、持续投入和强大的执行力,这些特质是企业在周期波动中存活下来并最终胜出的根本。
其三,是对消费见顶/见底指标的量化观察。例如,用茅台批价和渠道库存判断白酒周期,用头部产品销量、二手市场活跃度来衡量新消费的热度,这些指标提供了可跟踪、可验证的决策依据,极大地增强了投资框架的科学性。
3. 我认为消费板块后市展望
基于本次调研的深入分析,我对消费板块的后市演绎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并认为结构性行情将是主旋律。短期来看,随着国庆、双十一等消费旺季的来临,叠加各平台的补贴竞争,消费数据有望迎来一波超预期的改善,这将成为板块反弹的催化劑。四季度是消费板块关键的观测窗口。
中长期而言,消费的全面牛市仍需等待居民收入预期的系统性改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这并不妨碍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涌现。两大主线将愈发清晰:一是“传统品牌龙头的价值重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拥有强大品牌护城河和稳定现金流的老牌企业,在供给优化和政策提振下,估值有望率先修复。二是“新消费趋势的蓬勃成长”,悦己经济、出海浪潮将继续催生大量细分机会,从宠物经济到黄金珠宝,从国潮品牌到智能家居,那些能够打造大单品、构建品牌壁垒、实现高复购的企业将继续享受成长溢价。
因此,消费板块并非整体性的贝塔行情,而是需要精挑细选的阿尔法行情。像兴银智选消费混合这样能够精准把握结构性机会、并能动态调整布局的产品,其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综上所述, 通过本次调研,我清晰地看到,在中国这个超大型消费市场,变化即机遇。人口结构、消费倾向的变迁正在不断创造新的成长型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抓住这些机遇,借道于一只由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策略清晰、业绩持续、风控严格的基金产品,无疑是比盲目追逐热点或是坚守单一赛道更为明智的“破局”之道。$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OTCFUND|018991)$ 正是这样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优质工具,它有望帮助投资者在消费新一轮增长周期启动之际,稳稳地接过市场主线的大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