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7 11:28:43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消费投资的“冰与火之歌”:从兴银基金调研看板块机遇与破局之道

#天天基金调研团# 当科技股在资本市场掀起狂欢浪潮时,消费板块却似处于“冰与火”的交织地带——一边是传统消费估值跌至历史低位的“冰点”,一边是新消费赛道高成长的“火热”。


兴银基金近期的消费专场调研纪要,恰好为我们撕开了观察这一矛盾格局的口子,既呈现了消费市场的真实图景,也提供了穿越周期的投资思路。



从宏观背景来看,消费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力量,正站在政策与基本面共振的关键节点。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从增收减负、高质量供给、优化消费环境三方面为消费复苏“保驾护航”。尽管当前国内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仍低于欧美成熟市场,但这一上升态势已为消费板块奠定长期向好基石。

在我看来,当前消费市场的“复苏”并非简单的“V型反弹”,而是更具韧性的“阶梯式修复”。这背后是居民消费心态的深层转变:经历过经济波动后,消费者更倾向于“理性消费”与“品质消费”并存——既会在日常开支中精打细算,减少非必要的冲动消费,也愿意为真正提升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付费。这种“两极化”消费心态,恰好解释了为何传统消费中的龙头企业与新消费中的优质标的能同时获得市场青睐,也意味着“一刀切”的消费投资逻辑已不再适用,精细化筛选成为关键。


而兴银基金旗下两款消费类产品的业绩,更是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微观佐证。兴银智选消费混合作为公司重点打造的消费主题产品,其行业配置多元,覆盖传媒、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消费相关领域,分散单一行业风险。


近1年A类收益率达61.47%、C类60.69%,显著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风控能力,近一年回撤控制超越88%的同类基金,在均衡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实现了超额收益。

$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




另一款兴银消费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聚焦“新消费”方向,涵盖美容护理(8.18%)、食品饮料(14.74%)等新兴消费领域,具备差异化配置特征。其前十大重仓股占比39.42%,行业覆盖6大消费细分领域,有助于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近1年A类收益率80.17%、C类79.83%,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15%。近1年最大回撤10.65%,优于73%同类产品,展现短期下行风险控制有效性。两款基金的业绩数据,不仅印证了消费板块的投资价值,更体现出基金经理在结构性行情中的选股与风控实力。

$兴银消费新趋势灵活配置A$




深入消费板块内部,传统消费与新消费的分化堪称最鲜明的特征。传统消费领域正经历“结构修复与分化并行”的阶段,以白酒板块为例,当前处于“预期底”的关键时期,高端白酒动销平稳、批价稳定(以茅台为例,其批价虽仍有下行压力,但已出现结构性止跌信号),库存整体维持在合理区间(行业主流观点认为,白酒库存周转天数在45-60天为合理范围,当前高端白酒基本处于这一区间),静待2026年春节后需求验证。兴银基金袁作栋经理提到“长期看供需决定价格,白酒作为典型定价权行业,在品牌力巩固后具备估值修复可能”,这一观点精准点出了传统消费的核心逻辑——不是整体复苏,而是优质龙头的价值回归。



零售行业同样如此,山姆、胖东来、奥乐齐等社区型、精细化运营商凭借服务与效率优势脱颖而出。从数据端看,这类企业的会员复购率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山姆会员复购率超80%,而传统商超平均复购率不足50%),客单价也显著领先(山姆客单价约600-800元,传统商超多在100-200元区间),背后折射的是“商品过剩+情绪价值崛起”的消费新逻辑,消费者对品牌、运营力与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已远超单纯的价格因素。



与传统消费的“稳健修复”不同,新消费赛道正上演“悦己驱动下的结构性爆发”。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后,“愿意花时间的消费在放量,社交型消费在收缩”,兴银基金乔华国经理的这一判断,道出了新消费的底层变革。从具体赛道来看,各领域均展现出高成长潜力:美容护理领域,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但短期估值已处于历史80%以上分位;宠物消费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20%,可扩张性强,但同样面临估值过高问题(部分头部企业市盈率超60倍,远超消费板块平均20-30倍的估值水平);黄金珠宝领域,2024年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其中具备产品差异化能力的企业销售额增速达15%-20%,显著跑赢行业均值。


不过,新消费赛道的“火热”也暗藏风险。在我看来,当前部分新消费领域存在“概念炒作大于实际价值”的问题:一些企业仅凭单一爆款产品或营销噱头,就获得远超基本面的估值溢价,但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与品牌壁垒,最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这也印证了兴银基金强调的“单品逻辑+跟踪能力”的重要性——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新消费企业,不仅要能打造爆款,更要能通过产品迭代、品牌沉淀与用户运营,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竞争力。例如某宠物食品品牌,在推出爆款主食罐后,持续投入研发推出功能性零食与保健品,同时搭建用户社群提升复购率,最终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跨越,这类企业才是新消费赛道的真正赢家。



值得关注的是,抖音、微信、小红书等新渠道的崛起,大幅加速了新品牌的传播与扩张。数据显示,通过新渠道推广的新消费品牌,从成立到实现1亿元销售额的平均时间,较传统渠道缩短了60%以上,这为新消费企业提供了更多破局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单品逻辑+跟踪能力”将成为投资新消费的核心框架,大单品能力(如某网红美妆品牌凭借一款卸妆油实现年销10亿元)、品牌壁垒、复购率(优质新消费品牌复购率多在30%以上)、客单价等指标,将成为筛选优质企业的关键。



在内外需共振的背景下,“消费出海”成为板块新的增长引擎,且正从“产能出海”向“品牌出海”跃迁。兴银基金的调研指出,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电等领域的中国品牌,正将东南亚、非洲、中东作为重点拓展市场。从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消费品牌出海销售额同比增长25%,其中东南亚市场增速达35%,非洲市场增速超40%,显著高于国内消费市场增速。这一趋势不仅为消费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更标志着中国消费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升,相较于依赖内需的传统逻辑,“品牌出海”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广阔的成长天花板。


在我看来,“消费出海”的下一阶段,将是“本土化运营”与“全球化品牌”的深度融合。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多依赖“性价比优势”,以低价抢占市场,但随着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消费能力的提升,当地消费者对品牌、品质与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未来能在海外市场立足的中国品牌,必须摒弃“一刀切”的出海策略,转而深耕本地文化与消费习惯——例如某家电品牌在东南亚推出适配当地电压与气候的产品,同时联合本地KOL进行营销,最终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这种“本土化+全球化”的结合,不仅能帮助企业规避贸易壁垒与文化冲突,更能建立起长期的品牌护城河,这也是未来消费出海投资的核心看点。



那么面对消费板块的复杂格局,投资者该如何破局?兴银基金两位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给出了答案。袁作栋基于“周期”思想建立的投资逻辑,强调“在价值线下方买入、上方卖出”,遵循“水往低处流”的行业选择原则,当前重点聚焦“传统消费中的强品牌龙头+新消费中的高成长方向”;乔华国则依托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优先投资处于成长初中期、竞争格局改善的细分赛道。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的思路,既能控制回撤,又能精准捕捉结构性机会。



对于当前投资者普遍关心的“消费股是否值得加仓”“国庆是否是布局时机”等问题,兴银基金的观点颇具参考价值。尽管消费作为后周期行业,需等待居民收入全面修复,但当前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30%以下分位,业绩尚未完全释放,反而形成了性价比更高的介入区间,逆周期加仓逻辑成立。而国庆“双节”及双11临近,从历史数据看,过去5年消费板块在国庆前1个月的平均涨幅达4.5%,旺季的边际变化将迅速反映在股价层面,节前正是布局的性价比窗口期。



当然,投资消费板块仍需保持理性。无论是传统消费的估值修复,还是新消费的高成长,都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兴银基金强调的“好学生”企业逻辑——那些在逆境中持续投入产品、渠道、品牌建设(如某白酒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某新消费品牌渠道建设投入同比增长20%),不依赖一次性利好的企业,或许是穿越周期的最优选择。这类企业在政策催化与行业复苏时,往往能释放出更强的爆发力与估值重估空间。



消费板块的“冰与火”,本质上是行业转型期的阵痛与机遇并存。从兴银基金的调研与产品业绩来看,只要把握好周期节奏、聚焦优质标的,消费板块依然能为投资者创造可观的长期收益。在市场情绪摇摆之际,保持理性判断、坚守价值逻辑,或许才是消费投资的制胜之道。@兴银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创作扶持计划# #热点话茬# #大消费板块启动 你看好哪个方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