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16:30:59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解密AI量化投资:普通人也能抓住量化红利

最近总有人问我:现在AI这么火,能不能真的帮咱们普通投资者赚点钱?是不是以后炒股都不用人了,交给算法就行?#天天基金调研团#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半信半疑。但最近我仔细扒了扒国内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在量化投资上的做法,尤其是他们怎么把AI和投资结合起来的,越看越觉得——这事儿,还真不是噱头。

先说结论:AI不是“算命先生”,但它确实让投资变得更聪明、更系统。

很多人一听“量化”就想到高频交易、程序化炒短线,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至少只说中了一小部分,其实真正的量化投资,是用数据和模型去发现市场里那些人容易忽略的规律。比如,一家公司基本面不错,但市场情绪低迷,大家都不敢买,这时候模型反而可能提示“被错杀”,这就是机会。

我重点研究了一位从业11年的基金经理孙蒙,物理出身,从2017年开始就在做AI+量化这件事。他管理的产品,过去几年在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回撤控制得比同类产品好不少,关键是——它不是靠押赛道、赌风格,而是靠系统化的模型在跑。$华夏智胜新锐股票C(OTCFUND|018729)$

举个例子,他们用AI模型分析上万条数据,不只是财务报表,还包括产业链关系、市场情绪、资金流向等等。传统模型可能只看“低估值+高成长”这种线性逻辑,但AI能发现更复杂的规律——比如在什么市场环境下,成长因子该加权,什么时候该更看重盈利稳定性。

这就像下棋,普通人看三步,AI能算几十步,还能不断“复盘”历史行情,自动优化策略。所以当市场突然变脸,比如2022年那种大跌,他们的组合反而能更快反应,不是靠“预判”,而是靠“系统响应”。

而且,这种策略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背后是一个从2005年就开始做量化的团队,2017年就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搞AI研究。到现在,团队核心成员基本没换过,6个基金经理带14个研究员,持续打磨模型。要知道,量化最怕“换人就换策略”,稳定性才是长期表现的关键。

那普通人怎么参与?其实很简单:选对团队,看懂逻辑。

我总结了两个小建议:

看团队有没有“长期主义”:量化是“滚雪球”式的积累,数据、模型、经验都得时间沉淀。一个十几年没换核心人的团队,比刚成立一两年的“AI概念”团队靠谱得多。

别信“黑箱”宣传:如果一个产品只说“AI很牛”,但讲不清策略逻辑、对标什么基准、风险怎么控,那就要小心了。真正专业的团队,会愿意把逻辑讲明白。

最后说句实在话:AI不会让你一夜改变回报厚度,但它能帮咱减少情绪干扰,用更理性的方式参与市场,尤其是在一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环境里,有个“冷静的脑子”比什么都重要。(截至2025年二季末,华夏智胜新锐A近1年净值增长率45.70%,同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7.25%,同类排名前6%;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22.91%,同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5.58%。

未来,AI在投资里的角色只会越来越深。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用懂代码,也不用会建模,但学会识别靠谱的工具和团队,可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财商课之一。$华夏智胜先锋股票C(OTCFUND|014198)$

别想着“躺赢”,但可以学会“借力”,借用好的工具,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Buoyant177 @豪放不羁1038 @怡心寻财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