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量化# 华夏智胜新锐股票C
当量化投资从“因子堆砌”走向“AI驱动”,华夏智胜新锐正用一组扎实的数据重新定义主动量化的边界——近1年45.70%的净值增长、跑赢基准17.25%的超额收益,以及成立以来25.58%的基准偏离度,这些数字背后,是基金经理孙蒙对“量化不只是工具,更是认知市场的新维度”这一理念的实践。
传统指数增强产品常困于“指数成分股牢笼”,而华夏智胜新锐的破局点在于“灵活偏离”的基因。它像一位带着AI显微镜的猎手:既扎根中证1000指数这片“专精特新沃土”,用深度学习解析中小企业的成长密码——比如从专利数据、供应链变化中预判隐形冠军的爆发潜力;又跳出指数束缚,在全市场扫描新兴产业的信号,这种“守正出奇”的策略,让它在今年TMT、高端制造等板块轮动中如鱼得水。
孙蒙11年的量化积淀,藏着两个关键思考:其一,AI不是炫技的工具,而是“让数据自己说话”的桥梁。他团队的模型能同时处理财务数据、舆情动态、资金痕迹等多维度信息,甚至能识别出人类研究员忽略的“弱信号”——比如某家公司的员工招聘关键词变化与业绩拐点的关联。其二,主动量化的核心是“动态平衡”:既用分散持仓控制风险(行业偏离度远低于主动权益基金),又通过因子迭代对抗模型失效,这解释了为何在2024年市场风格剧烈切换时,该基金仍能保持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只基金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理性的进攻性”:比起被动指数,它多了份AI挖掘的超额收益可能;比起主动选股,它少了份主观判断的波动风险。但需清醒的是,AI模型也有“能力圈”——当市场出现极端黑天鹅事件时,量化策略可能因历史数据失效而短期波动,这考验着孙蒙团队的应急调整能力。
在量化投资从“规模竞争”转向“科技竞赛”的当下,华夏智胜新锐的探索证明:真正的主动量化,应该是用机器的严谨,实现人类对市场本质的追问。这或许正是它能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深层逻辑。$华夏智胜新锐股票C$@华夏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