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银华基金的基金经理唐能。
2023年1月,Chatgpt用户量达到一个亿(数据来源:机器之心),迅速出圈,拉开了全球人工智能大浪潮的序幕,打破了科技创新长期低迷的僵局,科技成长板块夺取失去的高地,重回市场高地。
回想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A股的成长板块持续下行,曾经无比绚烂的云计算、cxo、新能源、移动互联网都揠旗息鼓,成长股投资者都退缩到确定性高的高分行和长期供给紧缺的周期板块,而活跃在当下的是全新的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板块,体现科技成长具备很强的时代感,同时也具备很强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聚焦创新、聚焦未来可能才是科技创新投资的最佳选择。
最近三年全球人工智能资本开支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全球AI资本开支约3200亿美元, 2024年增长至4500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到6000亿美元(数据来源:IDC数据,截至2025.8),人工智能硬件板块持续走强,迭创新高。天量的资本开支落地后,成就了一批强大的大模型,此外,巨头的大模型能力快速迭代,2025年8月8日,OpenAI发GPT5.0,作为一款全新的融合模型,GPT-5不仅在编程、写作等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更是在准确性上获得了史诗级提升,标志着智能范式跃迁。日前Geine 3发布,这个强大的基础世界模型能够将单张静态图像转化为完全可交互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直接"进入"名画等二维图像中进行互动体验。
全球已发布大模型总数达3755个,其中中国企业贡献1509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数据来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截至2025.8)这些模型如同纵横交错的神经网络高速公路,构成了支撑智能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如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在斯坦福演讲中所说:"大模型正在成为数字世界的电网,而AI应用则是接入这个电网的各种电器。"
美国某生物科技公司运用AI分析200万份癌症患者基因组数据,其肺癌治疗方案有效性提升47%。英国某人工智能与医药研发结合公司将新药研发周期从5年缩短至18个月。某新能源车公司上海工厂部署1000台AI质检机器人,缺陷识别准确率99.98%。某电器工程公司MindSphere平台为2000家工厂提供设备故障预测,维护成本降低40%。(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截至2025.8)
AI应用已经从点状向面扩散,渗透到全社会各个领域,体现到行业和公司层面,先是有产品竞争力,然后是用户和收入增加,再是利润增厚,我们正是要从这三个层面,去积极拥抱AI应用的大投资浪潮。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