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平衡:投资中的攻守道#
今天刚听完中欧基金李冠頔经理和@老豆说 的第31期播客,手里正好握着持有49天的$中欧稳鑫180天持有债券A$,看着持仓页上0.55%的收益率,突然就懂了播客里反复提的“投资要守得住才拿得到”——比起那些讲K线、说术语的分析,这种从自己持仓里摸出来的“稳”,比什么都实在。
以前我总觉得投资得“猛冲”,像想赢球只盯着扣杀。2023年牛市那阵,跟风追高权益基金,满脑子都是“再涨一波就卖”,结果回调一来,小半年收益全吐回去不说,还倒亏了点。今天播客里老豆说“牛市更容易亏大钱”,我瞬间共情——那会儿眼里只有“进攻”,早忘了李经理说的排球铁律“防守是最好的进攻”。直到选了$中欧稳鑫180天持有债券A$ ,这49天里,看着每天小幅跳动的收益,虽然0.55%不算多,但从没像以前那样盯着净值心慌。就像播客里说的“债券赚得慢、亏得快”,这只基金的收益就像排球里稳稳垫起的一传,没有突然的爆发,却把我之前怕“踏空”又怕“套牢”的焦虑,稳稳托住了。
播客里把排球角色和投研团队对应的比喻,我对着自己的持仓品了好久。李经理说“一传手稳接球控风险,二传手定策略调节奏,进攻手抓机会不冒进”——这话一下点醒了我:之前单押权益,就像球队只练扣杀不练一传,而我现在的持仓里,$中欧稳鑫180天持有债券A$ 更像“二传手”的角色,不追求激进收益,却能平衡整体的风险。比如上个月市场小波动,我其他几只基金有点飘绿,但$中欧稳鑫180天持有债券A$ 的收益还在慢慢涨,那一刻才明白“股债平衡”不是空话,是真能靠一只稳健的基金,让整个持仓“不塌腰”。
最戳我的“预期管理”,更是被这49天的持仓狠狠验证了。以前我总盼着“买基金就得赚快钱”,连纯债类都想求8%的收益,结果越盼越急、越急越错。但持有$中欧稳鑫180天持有债券A$ 这阵子,我慢慢接受了“它就是赚稳钱的”——49天0.55%,折算成年化差不多4%,刚好符合李经理说的“对3-4%收益品种别抱8%期待”。没有了错位的期待,反而能沉下心持有,不用每天打开账户刷无数次,这种“不焦虑的收益”,比偶尔赚笔快钱更踏实。
播客结尾那句“球不落地,比赛未结束”,我现在有了新理解:投资不是赌一把大的就离场,而是像持有$中欧稳鑫180天持有债券A$ 这样,靠稳稳的小收益慢慢攒。低利率时代里,比起追着“高收益故事”乱冲,不如守着这样一只“攻守兼顾”的基金,看着收益一点点涨,反而更有安全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持有类似的基金?会不会也像我这样,从一段持仓里,慢慢摸透“攻守平衡”的道理?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