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日益成为共识。随着权益市场表现向好,以及债市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固收 +” 基金或将持续处于相对有利的投资环境中。
一方面,股债两市皆有布局机会。股市方面,2025 年上半年我国 GDP 同比增长 5.3%,超出设定的全年目标,宏观经济显著回暖,加之 “反内卷”、“扩内需” 等政策持续推进、资本活水涌入市场,股市具备一定支撑。债市方面,国内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利率中枢确定性下行,债 “牛” 逻辑仍未改变,债市依然存在较好配置机会。其二,近年来债市利率中枢趋势性下行,目前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进入 “1 时代”。在此背景下,“固收 +” 基金在相对稳健的固收类资产筑底的基础上,因能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有机会博取更为可观的收益,其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从资金动向看,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很明显。今年一季度 “固收 +” 产品就吸引了超千亿资金入场,到二季度这个趋势还在延续,规模又增加了 1111 亿,整体规模已经突破 1.9 万亿,这是 2022 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这种资金持续流入的态势,说明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这种策略的适配性。尤其是在存款利率经过多轮下调后,很多人开始从银行存款转向固收类产品,上半年银行理财里的固收类规模已经达到 23 万亿,占整个理财市场的七成以上,其中 “固收 +” 产品更是新发主力。
政策层面也给出了明确信号,今年 5 月出台的行业发展方案特别提到要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的创设力度,这无疑为 “固收 +” 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纯债收益空间不断收窄,而权益市场波动又较大,这种能在稳健基础上追求增强收益的策略自然会受到青睐。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即使是在 8 月底转债市场出现短期调整的时候,资金也没有大规模撤离,不少可转债 ETF 还在持续净申购,这说明机构对这类资产的长期价值依然看好。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相对可观的收益。存款利率下行已成趋势,单纯持有现金显然不是好选择;而直接入市又需要承担较大波动。这种情况下,固收+基金通过债券打底、适当配置权益资产的方式,既能享受债市的稳健收益,又能抓住股市回暖的机会,正好契合了当前多数人的风险偏好。
从市场结构看,头部机构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规模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凭借专业团队和丰富经验,在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上表现更稳定。近期转债市场虽然出现估值调整,但这也为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好的布局机会,通过精选个券和动态调整仓位,反而能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展望下半年,我认为宏观环境依然对 “固收 +” 策略有利。经济稳步复苏的态势不会改变,货币政策预计将保持适度宽松,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在这种环境下,这类产品有望继续发挥股债平衡的优势,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回报。对于风险偏好不高、追求稳健增值的朋友来说,现在正是布局优质 “固收 +” 产品的窗口期。
专业团队的优势此时凸显。以$南方津享稳健添利债券C$ (A 类:018471 C 类:018472)为例,它采用偏债型 “固收 +” 策略,将不低于 80% 的仓位投向中高等级信用债,严控信用风险,同时动态调整权益类资产比例,利用可转债攻守兼备的特性及少量股票仓位捕捉市场机遇。连涨两个交易日收蛋 39 颗,近 1 月收蛋 80 颗,近三月收蛋 237 颗,近 1 年上涨 7.51%,成立至今上涨 10.36%!#黄金突破3600美元!空间还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