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3 17:58:07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辽宁
低利率时代的投资新解,如何破解“既要又要”的难题?

今年以来,市场环境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纠结。股债轮动加速,热点切换频繁,叠加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大家对稳健收益的渴望没变,但对适度增值的期待也更强烈了。这种“既要又要”的需求,让以资产配置见长的“固收+”产品重新回到舞台中央。

从历史看,这轮回暖不是偶然。低利率时代下,居民理财升级的需求强烈,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和资产管理能力进化也在助推这一趋势。但“固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后,“保本理财”成为历史,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净值波动显现,大量追求稳健回报的资金急需新出路。2019年A股开启三年慢牛,权益资产的亮眼表现让“固收+”凭借稳中有进的特征迅速吸金,规模从2018年的5190亿元飙升至2021年的2.6万亿元。

然而,风光背后暗藏隐忧。当时不少产品的收益高度依赖权益市场单边上涨,仍是股债“1+1拼盘式”的被动配置,缺乏真正的资产配置逻辑与风险对冲机制。2022年起,权益市场深度调整,叠加利率波动与信用风险释放,出现罕见的“股债双杀”,大量“固收+”产品净值回撤显著,部分最大回撤甚至超过传统偏股型基金,行业规模一度缩水至1.9万亿元。

这场调整成为“固收+”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迫使行业重新思考:真正的“稳健”是什么?“+”的本质是什么?过去三年的市场波动如同一场压力测试,让传统策略接受洗礼。现在市场共识是:优秀的“固收+”不该是80%债券+20%股票的机械组合,而应具备动态适应能力,能根据宏观周期、市场情绪和风险环境调整的有机体。

举个例子,如果股票仓位过度集中于红利资产或高估值成长股,而债券部分久期较长,当利率快速上行时,可能出现股债同跌的极端情形。反之,若能审慎管理共同风险因子,并引入与核心资产低相关甚至负相关的资产或策略(如受益于通胀的周期类资产),则能更有效分散风险。这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难度极高——市场判断、资产选择、仓位调整、风险监控,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能力。

专业团队的优势此时凸显。以$南方津享稳健添利债券C$ (A类:018471 C类:018472)为例,它采用偏债型“固收+”策略,将不低于80%的仓位投向中高等级信用债,严控信用风险,同时动态调整权益类资产比例,利用可转债攻守兼备的特性及少量股票仓位捕捉市场机遇。这种“稳中求进”的思路在近期震荡市中表现亮眼:强势入选热搜基金债券分类榜单前列!

a1f121fb2598e3b203b3fe3dd8b4e7d5

展望后市,政策面持续利好“固收+”发展。科技创新债券等新品种的推出,为“固收+”提供了兼具成长性和债性保护的投资标的。在低利率环境下,这类产品有望继续成为存款搬家的主要方向。#沪指险守3800点!A股开启调整走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