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涨得有点猛,大盘直接冲上3800点,两市总市值破了百万亿,日成交额也飙到3万亿以上。股市热了,但不少朋友反而犯愁——手里拿着钱,想参与又怕追高,不参与又怕错过机会。这时候,更适合的配置工具或许是“固收+”基金,尤其是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这类产品能攻能守的特性,正好契合当前市场的节奏。
当前市场环境对“固收+”特别友好。一方面,债券市场虽然收益下降,但作为压舱石依然可靠;另一方面,A股震荡上行,给了权益部分发挥的空间。更关键的是,这类产品能缓解投资者的“恐高”情绪——看着股市涨得凶,不敢直接冲进去,但通过“固收+”间接参与,既能分享红利,又不用承受个股暴涨暴跌的刺激。
回溯历史数据,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更明显。过去10年A股有过3轮明显上涨,期间以二级债基指数为代表的“固收+”产品,收益都跑赢了纯债资产(中证全债指数),同时波动率又比股票(上证指数)低不少。比如2019年一季度、2020年7月、2021年春节后这几次行情,“固收+”都抓住了股市机会,但年化波动率只有股票的一半左右。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该赚的钱没少赚,该避的坑也尽量避了。
现在正是布局“固收+”的好时候。为什么?因为市场环境还在变化。接下来几个月,三季度经济数据会陆续披露,政策面也可能有新动作,比如降准降息的预期、财政刺激的力度,这些都会影响市场情绪。如果股市继续震荡上行,“固收+”的权益部分能贡献弹性;如果市场短期调整,债券部分的稳健收益又能对冲风险。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在当下这个节点显得格外珍贵。
具体到产品选择,$南方津享稳健添利债券C$ (A类:018471 C类:018472)值得重点关注。这只基金定位清晰,主打“偏债型固收+”,策略上很讲究攻守平衡。核心是精选中高等级信用债并持有到期,先把底层资产的风险边界划清楚,确保组合的“安全垫”够厚实。在此基础上,再审慎、灵活地参与权益操作,重点捕捉确定性强的收益机会。这种“稳中求进”的打法,已经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业绩——最近连涨三个交易日,单位净值冲到1.1049,创历史新高;近1月收蛋132颗,近三月收蛋269颗,近1年收益7.47%。数据不会说谎,这样的表现放在同类产品里也算亮眼。
当然,选“固收+”也要看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南方基金在固收领域深耕多年,信用债研究、权益仓位控制这些关键环节都有成熟的体系。比如信用债筛选,他们有一套严格的内评系统,能尽量避开雷区;权益部分则强调“少而精”,不追热点,只选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实的标的。这些细节,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的净值曲线上。#九月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