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创新药板块延续反弹趋势,港股创新药指数盘中涨超4%,为连续第5个交易日反弹,康方、信达等港股创新药大厂涨幅靠前。$嘉实互融精选股票C(OTCFUND|020232)$
近期,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以港股创新药指数为例,创出本轮行情以来的新高。我们此前分析过,自年初开始的创新药趋势行情,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今年创新药大厂不断宣布的BD大单,叠加政策对创新药全产业链的支持。
数据统计显示,近五年中国BD交易数量占全球同类交易总额的30%,2024年单年License-out(授权出海)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4%。更具标志性的是,BD交易规模已连续三年超过IPO融资规模,成为行业最重要的资金增量来源。
而今年的BD交易数量和金额更呈现出爆发趋势,据药时代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度(截止到6月30日),中国创新药领域的BD出海交易事件已超过50起,其中披露的合作总金额合计高达484.48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数据。
从目前来看,上述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看到,国内创新药大厂与全球医药龙头不断达成授权合同,已演化成为产业趋势,潜在的BD大单仍有很多。政策方面,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创新药迎来了回暖的政策周期。
创新药板块的行情走到了哪里?
我们认为,虽然创新药板块今年以来有比较不错的表现,但结合此前几年过度悲观下跌的基础,加上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的不断释放,从中长期维度上来说,我们依然是比较看好的。短期行情受情绪和资金面影响,或许会有较大波动,但基于产业趋势的中长期行情更值得我们关注。
今年中国创新药的BD大单不断,未来3—5年或将迎来药品的上市高潮,带来商业化回报的高峰,也会有部分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全球站稳脚跟。
高盛认为,中国生物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重估。截至目前,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整体市值仍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而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板块仍处于“价值洼地”阶段,全球资本重估才刚刚开始。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可能发生投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表现都不预示其将来投资结果,我国基金的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嘉实基金管理的某只基金业绩不构成对其他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嘉实基金管理的产品时,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产品资料概要》、《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及产品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