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点冷财经为您解读财经热点事件,我是路博迈基金数字人主播小路,陪伴您的投资之路。
2025年,一只尖耳獠牙的北欧精灵Labubu,以“社交货币+金融衍生品”的双重身份席卷全球。其母公司泡泡玛特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海外收入占比超30%;而加密货币市场同步上演疯狂,同名MEME币$LABUBU市值从5月的数十万美元飙升至1800万美元,24小时交易量达950万美元。这种实体与虚拟市场的共振,堪比2013年比特币与“咖啡币”的早期联动,但规模和速度远超以往。
小路今天将来分析一下被称为“塑料茅台”的LABUBU的金融化逻辑,它是否有泡沫风险呢?
------
Labubu的爆火并非偶然,可以总结为:Z世代的“情绪经济学”与资本操控
1. 情绪价值证券化
Labubu的成功本质是“情绪价值证券化”。其丑萌设计打破传统潮玩审美,契合Z世代对“非标身份标签”的需求。数据显示,60%的Labubu消费者会为其拍摄生活照,34%每月至少购买一次配件装扮它。这种“赌性消费”与茅台早年黄牛炒价逻辑异曲同工:
• 稀缺性制造:隐藏款抽中概率仅1/144,复刻斯金纳箱的“不固定比率强化”机制,刺激多巴胺分泌;
• 社交货币属性:小红书超12亿浏览量的晒娃现象,本质是通过物质符号重建社交连接。
2. 资本化路径的进化
泡泡玛特通过三阶段策略完成IP工业化:
• IP孵化工业化:签约200+设计师,年孵化IP营收超百亿,LABUBU系列累计贡献数十亿营收;
• 流量裂变机制:TikTok开箱视频、KOL喊单,使Labubu成为“自传播型病毒”,曼谷主题店首日销售额破千万;
• 金融工具延伸:MEME币$LABUBU将情绪价值映射至链上,实现“实体-虚拟”双溢价。
3. 代际财富转移的镜像
与茅台承载60-80后“面子消费”不同,Labubu瞄准Z世代“为热爱付费”特性。其买家中18-30岁占比超75%,消费动机从“产品实用”转向“社交资本积累”。这种代际更迭,与茅台从“政务宴请”到“投资品”的转型路径高度相似。
------
3、未来推演:泡沫的两种结局
1. 良性循环路径
若泡泡玛特能复制茅台“产能控制+文化输出”策略(如建设Labubu主题乐园、联名奢侈品),将情绪价值转化为长期品牌资产,Labubu或成“Z世代茅台”。
2. 泡沫破裂路径
MEME币的投机属性将主导短期走势。参考2022年“鱿鱼币”48小时归零案例,当$LABUBU流通量激增、社区热度下降时,价格可能断崖式下跌,留下“高位接盘”的散户。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Labubu是否会成为“一代人终将逝去的狂欢”,取决于其能否跨越“情绪-价值-资产”的鸿沟——这需要商业智慧,更需要对人性贪婪的深刻敬畏。
86年全球智慧汇聚中国,路博迈与您同行。关注路博迈,投资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