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表现及后市展望(12.2 - 12.6):
上周A股市场震荡收涨,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位。前半周,之前披露的11月制造业PMI超预期扩张,表明增量政策带动下的经济正加快修复;潘行长表示“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提振市场情绪。周中,人民币汇率跌破7.3关口,美国发起新一轮对华半导体贸易限制措施,市场转为下行。后半周,监管调整回购增持专项贷细则,融资比例从最高70%提升到90%;四大行业协会齐发声建议谨慎采购美国芯片,AI国产化替代方向持续走强;市场对12月重磅会议政策预期不断增强,市场情绪大幅升温,带动本周权益市场整体走强。全周上证指数上涨2.33%,深证成指上涨1.69%,创业板指上涨1.94%,沪深300指数上涨1.44%,科创50指数上涨0.70%;北证50指数上涨0.86%。行业方面,传媒、煤炭和钢铁板块涨幅较好,分别上涨6.38%、5.55%和5.25%。
上周港股市场继续上涨。人民币汇率近期存在较大压力,对于港股流动性形成一定影响,但宏观数据继续传递改善信号,同时市场对降准、新的增量财政刺激政策的预期增强,港股仍有支撑;海外方面,美国特朗普内阁对华具体政策的不确定性扰动或持续存在,但美联储有望在12月继续降息。全周恒生指数上涨2.2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2.7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55%。行业方面,资讯科技、综合企业和能源业表现较好,分别上涨4.73%、4.48%和4.15%。
目前来看,A股市场仍面临较多扰动,但国内政策预期逐步增强,11月经济数据也将陆续披露,市场积极预期有望对当前行情形成有效支撑;此外,需重点关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预计在后续增量政策带动下权益市场继续上行。交易节奏上,12月会前后是较好的交易窗口;一季度受特朗普上台影响,可能对经济预期有所扰动;上半年美国有望维持降息,我们可以利用窗口期落地政策,二季度观察政策落地效果,下半年经济可能初步呈现复苏。
重要事件及经济数据:
国内
• 蓝佛安:加快落实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蓝佛安表示,要加快债券发行使用,尽早发挥政策和资金效益;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动融资平台加快改革转型,坚决防止违规为地方政府提供新增融资服务。
• 中办、国办: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
• 商务部公告,从12月3日起,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均表示,美国相关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在未来,协会建议相关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 央行宣布,修订后的M1将同时包括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
• 中国国家主席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定战略自信,勇于担当作为,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中国央行:明年1月启用新M1统计口径,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潘功胜:央行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
• 商务部发言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发布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 中国11月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1.5,创五个月新高,加速扩张。11月新订单创2023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出口订单四个月来首次恢复扩张,主要是由于需求基本面改善以及商家建库存等。此外,成本价格回升,企业乐观情绪回升,但用工仍保持谨慎。
• 四部门发文称,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外商独资医院可按程序提出申请成为基本医保定点机构。
海外
• 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2.4万人,升至一个月高位。截至11月23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减少2.5万人至187万。
• 美联储众高官对12月降息态度:鲍威尔“老调重弹”,沃勒“态度鲜明”。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目前处于良好状态,预计FOMC将逐步降低利率至中性水平;沃勒直言,“倾向于支持在12月的会议上降息”。
• OPEC+在会议上表示,原则上已同意推迟原定的1月增产计划,将从2025年4月开始逐步解除石油减产,直到2026年9月。
• 法国进入看守政府时期,马克龙接受总理巴尼耶辞呈。
• 韩国总统尹锡悦深夜宣布“紧急戒严”,韩元韩股大跌,韩国币圈跳水,戒严令持续逾六小时即解除。
• 美国10月JOLTS职位空缺反弹并高于预期,裁员人数减少,自主离职数增加。美国10月JOLTS职位空缺774.4万人,预期751.9万人,较9月低谷显著反弹。10月自主离职人数升至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0月裁员人数降至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10月招聘率降至6月以来的最低,与10月疲软的非农报告一致,招聘活动受到两次严重飓风和波音公司大规模罢工的影响。
• 美国11月ISM制造业PMI48.4,创今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高于预期的47.6。新订单指数扩张,录得五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表明企业信心正在改善,美国总统大选后的乐观情绪正在萌芽。物价支付指数大跌至50.3。就业指数虽然仍处于萎缩,但改善明显。
• 植田和男上周“放风”加息“即将到来”,日本短债收益率创2008年来新高。植田和男最新发言再度提振加息预期,掉期市场预计12月加息的可能性为67%,1月加息可能性高达90%,日本2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十六年来最高水平。
• 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反倾销税调查的初步肯定性裁定,对东南亚四国的反倾销税率范围在0-271.28%,其中HanwhaQcell马来西亚反倾销税率为0。
本周重点关注
重要数据及会议:
12月9日,中国11月CPI、PPI、官方储备资产、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日本第三季度不变价GDP、10月经常项目差额;
12月10日,中国11月出口金额、进口金额、贸易差额;日本11月M2、M3;
12月11日,中国11月M0、M1、M2、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美国11月CPI、核心CPI、EIA公布周度能源报告;
12月12日,美国11月PPI、核心PPI、11月政府财政赤字;欧洲央行公布12月利率决议;
12月13日,美国11月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欧元区10月工业生产指数;日本10月工业生产指数;
资料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