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的A股回暖带动风险偏好回升,债市走出一轮“熊陡行情”。但8月21日以来,债市却表现出止跌回升之势——虽然上周五股市加速反弹,打乱了一下节奏。不过,市场却悄然传递出新信号:配置资金开始出手,收益率已初步具备性价比。

7月下旬的债市下跌像一场“集体恐慌”,基金净卖出规模一度高达数百亿元。但8月初,市场情绪明显冷静:8月18-22日基金净卖出规模大幅收窄,一向谨慎的银行理财及通道类资金,开始接盘二永债;以往在二级市场积极出券的股份行,反手买入长久期利率债;甚至有券商自营悄悄加仓10年+国债,博弈政策反转。
机构的“定力”提升,意味着市场正在从情绪驱动转向逻辑驱动。
展望后市,债市利多因素正在累积。鲍威尔在Jackson Hole会议上的鸽派发言超预期,缓解了市场对九月美联储不降息的担忧。发言后美元指数应声下跌,离岸人民币汇率显著回升。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趋势进一步确认,也为国内降息、降准甚至央行重启买债等措施打开窗口。
资金面同样偏向友好。税期波动后央行迅速开展逆回购、加量续作MLF,释放明确呵护信号。预计八月资金面平稳跨月无虞,九月利率或将重回低位,对债市形成支撑。
如果用“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三个层次来概括投资:
见天地:看懂宏观逻辑。降息预期、资金面宽松是“天时”;
见众生:读懂机构行为。从基金、理财到券商的“抢筹”信号是“地利”;
见自己:守住自己投资体系。在震荡中不盲目追涨杀跌,才是“人和”。
债市的拐点或许就在不远处,但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在波动中坚守逻辑的人。
不过,在债市震荡的这一段时间里,很明显的感受到,固收+产品的表现相对亮眼不少。当然,在最近股市走强,债市震荡偏弱的情况下,既想求稳,又不想错过股市的行情,固收+产品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我持有的博时稳健增利C、博时恒乐C最近又都创新高了,这两个策略基本相同,97.37%债券打底(主信用债占大头):确定性强的票息收益构筑厚实“安全垫”,约14.07%股票增强弹性:小仓位灵活捕捉权益机会。


$博时稳健增利债券C(OTCFUND|018278)$ $博时稳健增利债券A(OTCFUND|018277)$ $博时恒乐债券C(OTCFUND|014847)$ $博时恒乐债券A(OTCFUND|014846)$ $华夏纯债债券C(OTCFUND|000016)$ $华夏沪深300ETF联接A(OTCFUND|000051)$ $嘉实沪深300指数研究增强A(OTCFUND|000176)$ $中信建投景和中短债C(OTCFUND|000504)$ #大盘3800点 你踏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