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我认为人性机器人下半年再次爆发,人形机器人板块下半年投资逻辑:技术突破、资本催化与价值重估的共振机遇。
一、行业调整后的价值洼地:技术验证与订单落地开启新周期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板块经历了从概念炒作到价值重估的阵痛期。尽管板块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29% ,但3-6月的阶段性调整中,部分企业估值回调幅度超过30%,反映出市场对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进度的担忧。然而,行业底层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订单量质齐升、政策红利密集释放,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技术验证-场景落地-规模化量产"的新阶段。
技术突破层面,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通过360NM高扭矩电机与轻量化碳纤维结构,实现720凌空回旋踢等高动态动作 ,其自研的中空布线关节技术获WIPO全球奖,显著提升运动控制精度与可靠性。智元机器人灵犀X2则以28自由度柔性躯干,在汽车工厂实训中效率提升一倍 ,展现工业场景适配能力。硬件进步叠加AI算法升级,使人形机器人从单一动作执行迈向全流程自主作业。
商业化进展层面,行业订单结构发生质变。中国移动1.24亿元采购中,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用于营业厅接待,宇树科技斩获4605万元小尺寸机器人订单用于巡检 ,标志着B端场景从科研展示转向实际生产。银河通用联合美团打造的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已在北京10家门店投入运营,预计年底覆盖100家 ,验证消费级场景落地可行性。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计划2025年进军中国C端市场,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
二、宇树科技IPO:资本盛宴下的产业标杆效应
作为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占率69.75%的龙头 ,宇树科技启动A股IPO辅导的消息,将成为下半年板块最大催化剂。其C轮融资后估值达120亿元 ,2025年营收超10亿元 ,G1机型售价下探至9.9万元 ,展现"技术领先+成本优势"的双重壁垒。IPO进程将带来三重价值重估:
首先是估值体系重构。当前港股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市销率(PS)约15倍,而宇树科技凭借更高的量产能力与技术壁垒,有望获得20倍以上PS估值,带动板块整体估值中枢上移。其次是产业链协同效应。宇树科技已与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巨头达成战略合作 ,IPO后资本实力增强将加速其在工业、服务场景的生态布局,拉动上游伺服电机、传感器等细分领域需求。最后是示范效应。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上纬新材实现资本运作 ,宇树科技IPO若成功,将吸引更多机器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形成"融资-研发-量产"的良性循环。
三、$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 :把握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C基金(018125)作为市场少有的聚焦先进制造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其投资逻辑与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高度契合。截至2025年二季度,基金前十大持仓中,智能控制板块、伺服电机等标的已深度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扩张 。基金经理张璐在二季报中明确表示,重点配置"具备国产替代能力、技术壁垒高的核心零部件企业",这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需求形成共振。
从业绩表现看,该基金近12个月净值增长162.06%,显著跑赢同类平均。其投资策略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聚焦技术突破环节,如布局高精度减速器、AI算法平台;二是捕捉场景落地机会,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提前卡位;三是动态调整持仓结构,二季度减持传统汽车零部件,增持智能控制、传感器等新兴赛道。这种"技术+场景"的双轮驱动策略,使其成为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红利的优质工具。
四、风险与机遇并存:下半年需关注的三大变量
尽管行业前景广阔,但短期仍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技术可靠性,如DeREK机器人在格斗比赛中因系统延迟失控,暴露运动控制算法缺陷;二是价格竞争,宇树G1售价9.9万元引发行业价格战预期,可能压缩中小企业利润空间;三是政策落地节奏,地方补贴能否精准滴灌至量产企业仍需观察。
然而,下半年多重催化因素将主导板块行情:7月26-28日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8月8日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等行业盛会将密集释放技术进展;特斯拉二季度业绩会、Optimus 3代发布等国际动态将提振市场情绪;宇树科技IPO过会、智元机器人港股上市等资本事件将形成持续热点。叠加摩根士丹利预测的"下半年中国应用推广潮",行业有望在政策、技术、资本的三重驱动下,开启新一轮主升浪。
以上总结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站在"渗透率曲线"爆发的前夜。下半年,随着宇树科技IPO落地、特斯拉Optimus量产推进、地方补贴政策兑现,板块将从"概念炒作"转向"价值驱动"。$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 基金凭借对核心零部件与场景落地的精准布局,有望成为投资者分享产业红利的理想标的。正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所言:"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 ,这场由技术革命与资本浪潮共同推动的产业变革,值得每一位投资者深度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