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AI算力圈有个大动静,“基建狂魔”中科曙光有波神操作。他们左手参股海光搞CPU,右手自研存储系统,还搞出软硬协同、多算协同这些创新路径,摆明了要把算力产业链从头到脚吃透。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呢?
【技术组合拳怎么打】
首先,叨叨先给大家解释软硬协同、多算协同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
软硬协同:就像炒菜要锅铲配合,中科曙光把芯片设计和算法优化绑在一起搞。比如他们家的存储系统,芯片设计时就预留了算法接口,这样上层软件跑起来能省30%的算力。多算协同:CPU、GPU、ASIC这些算力单元,以前是各干各的,现在曙光给它们装上了“对讲机”。就像工地上的塔吊、搅拌车、升降机联动,盖楼速度直接起飞。
存算一体:这个最狠!把存储器和计算单元焊在一起,就像把仓库和加工车间打通,数据不用来回跑。
这种“连螺丝钉都要国产”的全产业链一旦落地,国产半导体设备和算力产业链价值分配势必将要重塑。
【设备与算力共生催化】
别看现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国内占42%,但光刻机这些关键设备国产率还不到5%。中科曙光这波全栈布局,相当于给国产设备厂开了VIP通道。

要知道:半导体设备与算力的关系,就如同“锤子与雕塑”——设备塑造算力形态,算力定义设备方向,它们是一种共生关系,缺一不可。
从硬件层来说,设备决定芯片性能上限。中科曙光的高性能存储系统需依赖先进制程芯片,而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如光刻机、刻蚀机直接决定了存储密度与运算效率。比如薄膜沉积设备(拓荆科技)和刻蚀设备(北方华创)的精度就直接关系到存储容量与速度。

存算协同也在催生新的设备需求。比如曙光提出的“存算协同”要求存储系统与计算单元高效交互,这需要定制化芯片(如存算一体架构)和专用设备支持。就像HBM(高带宽内存)的制造依赖TSV(硅通孔)技术,势必会推进相关设备(盛美上海湿法设备)的需求激增。而2024年全球HBM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60%,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埋伏半导体设备和算力机遇】
算力基建的终极形态是场景闭环。随着全球云计算市场向万亿规模迈进,从芯片制造设备(如中微公司CCP刻蚀机)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如浪潮AI服务器),从存储解决方案(曙光ParaStor)到算力调度系统,完整的产业闭环正在形成。
这种闭环在资本市场上投清晰的投资图谱:半导体设备聚焦制造端"硬科技",云计算则锁定应用端"新基建"。关键要看清:AI时代拼的不是单颗芯片,而是谁能把设备、材料、架构串成生态链。中科曙光这盘大棋,正在改写国产算力的游戏规则。
叨叨认为,现在科技行情就像赶高铁,要么提前买票,要么等发车了追着跑。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跟踪半导体设备指数、云计算指数的相关基金——020465、021717,借基布局哦~今天分享到这里,欢迎关注叨叨,一起交流学习~
$招商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717)$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OTCFUND|008888)$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16)$
$招商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717)$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68)$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2734)$
#互联网巨头抢购算力资源!投资机会来了?##假期将至,持币or持基?##半导体##机器人股宽幅震荡,后市方向如何选择?##本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