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文龙。
上半年的国产算力行情,用 “过山车” 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从 2 月 Deepseek 横空出世点燃市场热情,国内互联网厂商纷纷上调资本开支(capex)预期,到 4 月贸易战升级、H20 芯片被禁,再到部分龙头财报中 capex 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互联网投资力度的担忧,短短几个月,行情像坐了一趟急升急降的过山车。
要理解这波波动,不妨拆解一下产业里 “变与不变” 的核心逻辑:
先看 “变了的事”:
H20 芯片短期供给受限成为事实;市场担心互联网公司二、三季度可能 “有钱花不出去”,纷纷下调了短期 capex 预期;发改委收紧了 IDC 的能耗指标批复,从供给端控制了算力基础设施的扩张节奏;国产芯片的供给能力仍有瓶颈,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缺口。
再看 “没变的事”:
互联网公司全年的 capex 大方向和投资意愿没改,AI 算力仍是长期战略投入;AI 相关的 token 调用量持续飙升,需求端的热度丝毫未减;国内 “缺芯” 的大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国产芯片的迭代节奏没停,从 “能用” 到 “好用” 的突破一直在推进;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产业定力,以及对国产算力的支持方向从未动摇。
理清这些就会发现:变的多是影响未来的短期因素,而且主要集中在供给侧;但不变的,是长期的需求空间和产业趋势。回顾历史,被供给限制的行业往往是有潜力的行业 —— 美国越限制什么,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自主突破就越会加速,这是过去几十年反复验证的规律。
展望下半年,产业的催化点其实不少:全球几大模型厂商都会发布新的大模型,多模态、AGENT 等技术落地越来越近,这些都会狠狠拉动算力需求。
至于供给端的矛盾,我们可以更理性看待:
中期来看,国产芯片的替代和超越是必然趋势 —— 市场对国产芯片的接受度正在从 “勉强用” 转向 “愿意用”,而国内技术从 “能用” 到 “好用” 的进化,本身就是长期确定性趋势。从阿里云等实际场景看,推理环节的算力需求其实可以通过更多元的合规芯片(比如 A/H/L 系列,甚至 4090 等)满足,中低端算力卡完全能撑起推理场景的需求。
所以核心结论很明确:需求依然旺盛,供给端的问题也有解决路径。市场此前纠结的 “短期投资会不会断档”,本质上是互联网公司在 “等海外新卡” 和 “切换国产芯片” 之间的选择摇摆,但无论选哪条路,配套的算力需求都会持续扩张,国产算力都有望再次启动。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对短期不确定性的担忧正在缓解,预期扭转的苗头已经出现。短期波动不改国产算力的长期价值,随着需求催化落地和预期扭转,板块未来行情可期。感谢大家在波动阶段的坚守,我们也在持续挖掘那些有业绩支撑、增长加速的优质公司,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丰厚的回报。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3)$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发起A(OTCFUND|018122)$
#A股上半年收官!晒晒你的投资收益#
#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关注方向仅以当前市场情况判断,不必然代表未来投资方向。具体以实际投资情况为准。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属于中等风险(R3)产品,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