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分析
核心观点:2025年“宽货币+宽财政”政策组合明确,降准降息与专项债扩容共同托底经济,为权益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
1.货币政策宽松加码
2025年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50个基点、降息10个基点,并新增1.1万亿元再贷款额度支持消费与科创。预计全年还将降准50个基点、降息15个基点,流动性宽松将延续至四季度。
2.财政政策前置发力
2025年财政赤字率目标上调至3.2%,专项债发行规模较2024年增加1.5万亿元,重点投向“城中村改造”与新能源基建。一季度基建投资累计增速达8.3%,高于2024年同期5.2个百分点。
3.政策效果传导路径
货币政策通过“降成本”(企业贷款利率降至3.8%)→“扩信用”(新增社融规模季度环比增长12%)→“稳增长”(制造业PMI回升至51.2%);财政政策则直接拉动基建投资与消费(2025年1-2月社零增速4.0%)。
4.政策风险与约束
需关注美联储降息节奏(2025年预计四次降息25BP)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政策空间的挤压。若外部流动性收紧,国内政策可能面临“内外平衡”挑战。
二、同泰远见混合基金:量化驱动的北交所“弹簧”
$同泰远见混合A$ $同泰远见混合C$

1.小而美的高效运作
作为全市场唯一采用量化策略的北交所基金,其灵活的小规模优势(股票仓位长期维持90%以上)使其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弹簧策略”精准捕捉北交所个股30%涨跌幅制度红利,在政策窗口期实现高频调仓,年内回报达47.57%。
2.AI多因子量化选股
依托AI多因子模型,筛选“高成长+低估值”标的,重点布局深海科技、AI基建等硬科技赛道,直接受益于工信部“新质生产力”政策支持。模型动态跟踪政策拐点与市场热点,显著跑赢北证50指数。
3.高弹性收益与短期爆发力
凭借高仓位运作(90%以上)和量化策略的精准择时,单日涨幅表现突出,各阶段业绩均居市场前列。年内收益率达47.57%,充分体现其在流动性改善窗口期的收益捕捉能力。
三、同泰开泰混合基金:主动管理的长跑标杆
$同泰开泰混合A$ $同泰开泰混合C$

1.低位布局与政策催化双重逻辑
以主动选股为核心,深度挖掘新能源材料、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领域的细分龙头,提前锁定转板预期明确的企业。2025年一季度重仓北交所后,近一年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年内回报37.73%。
2.极致灵活性与长期稳定性
基金规模赋予调仓灵活性,通过深度调研挖掘北证50成分股中的隐形冠军。股票仓位长期保持90%以上,在流动性释放阶段实现收益最大化,成为定投投资者的“压舱石”。
3.硬科技重仓与估值提升潜力
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政策支持领域,受益于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带来的稀缺性溢价。主动管理能力确保长期业绩稳定性,适合追求复利增长的稳健型投资者。
差异化配置建议
同泰远见:适合交易型投资者,通过量化策略捕捉政策脉冲机会,短期弹性优势显著。
同泰开泰:适合长期定投,依托主动管理穿越周期,分享硬科技赛道成长红利。
风险提示:北交所流动性仍处改善初期,建议结合回调分批布局,关注转板机制及盈利兑现节点。
#降息!LPR集体下调# #“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6月底将完成首飞# #并购重组松绑:程序少、速度快、可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