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量产元年的供应链重构:$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 的核心零部件投资逻辑。
2025年作为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C(018095)作为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其投资价值在供应链重构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驱动下日益凸显。
「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的跃迁」
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占据整机成本的70%以上,而国产替代进程正迎来历史性突破。以谐波减速器为例,绿的谐波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日本哈默纳科垄断,其产品在精度保持性、寿命等关键指标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5年Q2订单量同比激增180%。基金持仓中的双环传动,作为全球最大的齿轮散件制造商,其RV减速器已进入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支撑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量产。这种技术突破与量产能力的结合,使得基金覆盖的核心零部件标的(如绿的谐波、双环传动)在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共振中展现出强劲动能。
政策层面,工信部《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明确要求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需超过60% ,叠加“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对智能养老、医疗等场景的专项支持 ,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博时基金持仓的巨轮智能,其高精度丝杠产品通过特斯拉认证,2025年Q1产能扩张计划启动,目标匹配2026年后的百万台级需求。这种“技术突破+政策催化”的双重逻辑,正在重塑供应链的价值分配格局。
「特斯拉供应链的溢出效应:从T链到本土生态的协同进化」
特斯拉Optimus千台级量产目标的启动,不仅激活了全球机器人供应链,更通过技术标准输出推动本土企业升级。博时基金持仓的拓邦股份,其伺服电机产品通过特斯拉二级供应商认证,支撑执行器模组规模化生产,2025年Q2营收同比增长135%。这种“T链溢出效应”正在催生三大投资机会:
1. 材料工艺突破:五洲新春通过轴承制造技术复用,成功开发行星滚柱丝杠,其材料配方与热处理工艺形成三重壁垒,产品耐磨性能超越德国罗姆施耐德。尽管未直接进入基金持仓,但其技术路径为基金覆盖的双环传动、绿的谐波等企业提供了技术参考。
2. 产能前置布局:基金持仓的巨轮智能、双环传动等企业,已启动15亿元级产能扩张计划,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这种产能储备不仅能快速响应特斯拉需求,更能为国内厂商(如优必选、智元机器人)提供替代方案,形成“内外双循环”的增长动力。
3. 生态协同创新:基金覆盖的鸣志电器与特斯拉在电机领域的合作,推动其步进电机技术迭代,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领域,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突破10亿颗。这种技术外溢效应正在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技术能级。
「基金投资价值解析:被动跟踪与主动优化的双重优势」
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C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被动跟踪+主动风控”的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基金以不低于90%的资产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场景等73家企业,确保分享产业增长红利;另一方面,通过保留5%现金储备与动态调仓机制,在2025年3月全球AI监管风暴中成功规避12%的潜在回撤,展现出卓越的风险控制能力 。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指数市盈率(PE-TTM)为45.3倍,处于近5年26.9%的分位 ,显著低于全球可比公司(如特斯拉120倍、波士顿动力未上市)。随着国产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与特斯拉供应链放量,基金持仓的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标的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该基金布局,既能规避单一环节技术迭代风险,又能捕捉从芯片到应用的全链条增长红利,是下半年把握机器人产业变革的理想工具。
在“制造强国”战略与全球机器人革命的历史交汇点,$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正以技术洞察与产业协同为锚点,为投资者打开一扇通往机器人新基建的财富之门。其对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与特斯拉供应链溢出效应的精准把握,使其在量产元年的投资竞赛中占据先机。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