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港股创新药概念持续活跃,联邦制药大涨8%,翰森制药涨超5%,科伦博泰生物-B、同源康医药涨超4%。这种行情不是偶然——最近和业内朋友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创新药板块正在经历估值体系的重构。过去市场总盯着医保谈判压价,现在风向彻底变了。有分析师测算,中国创新药企通过License out(海外授权)获取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能是国内的近十倍。

消息面上,《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给了更直观的数据:2024年我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约1620亿元,到2035年将突破1万亿元。这背后是清晰的产业逻辑:海外大药企面临专利悬崖,而中国CXO企业已经建立起全球竞争力。最近某头部机构调研显示,全球医药投融资回暖后,临床前CRO板块修复明显,CDMO订单更是排到了2026年。更关键的是政策面——上个月卫健委刚发文要建立创新药"绿色通道",而医保局也明确表态支持"真创新"。
说到具体催化剂,接下来三个月要重点关注三件事:一是9月底的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恒瑞、百济等多家药企将公布临床数据;二是10月可能落地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三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的预期,这对流动性敏感的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简直是久旱逢甘雨。
不过说实话,个股投资难度太大。最近某ADC龙头刚因为临床数据波动单日暴跌20%,而隔壁某小分子药企却因授权协议涨停。这种极端分化下,借道指数才是普通投资者的明智选择。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C(018079)$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C$ 跟踪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全是License out主力军,像药明生物、信达生物这些近期达成重磅交易的企业一个不落。数据会说话:近1月涨10.79%,近3月涨52.20%,近6月69.70%,近1年直接翻倍(102.80%)。这种爆发力,恰恰印证了行业正从政策底走向业绩底。

当然,资产配置要讲究均衡。如果看好A股长牛趋势,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 这类覆盖全行业优质个股的指数基金,可以作为核心持仓。费率仅0.15%/年,流动性媲美货币基金,既能分享经济增长红利,又不用担心个股暴雷风险。毕竟投资是长跑,稳得住才能赢得久。

#晒实盘# #8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创新药赛道火爆:机构调研+资金加仓#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 $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发起C$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