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股上涨,10家公司贡献80%的涨幅,还能持续吗?
2、 美股当前的共识与分析,看懂后知怎么做。
3、 文章第二、第三节有最新的市场信息,第四节有今日策略。
一、 聊一聊最新的美股市场:
1、 今天聊1件事:美股当前的主流共识以及分歧。
2、 美股当前的主流共识:AI科技是唯一确定性方向。标普500和纳指100都再度要挑战新高,从上涨贡献度看,80%的上涨来自于10家与AI相关的科技公司(七巨头+博通+甲骨文+Palantir)。七巨头中的四巨头公布了强劲业绩+一致提高的全年资本开支,代表对AI的投入继续加速。而像Palantir这样提供AI服务的偏软件型公司,也因为AI需求获得强劲业绩增长。总之,当前美股如果剔除超大型科技公司和AI新星公司,则整体并没有新高(参考标普500和纳指100的两个等权指数)。


3、 市场的分歧:美国整体经济走弱,还支持指数这样上涨吗?从上周的各项经济数据看(尤其是就业相关数据),经济再度呈现疲态。市场调研分析甚至认为AI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就业岗位,助推了当前局面。资金除了坚定抱团AI之外,其它领域都表现参差不齐。目前市场把托底指数的力量,寄希望于9月降息。但同时,也看到大型机构在做一些防御行为(比如降低高位的科技仓位,向低位板块转移,做配置再平衡)。
4、 我的观点是:美股当前阶段的问题,尚不带来巨大风险。关税问题,已经被市场消化;就业问题,有待降息来对冲;AI科技高估值,目前有强劲业绩指引+资本开支消化。看起来,除了市场目前高于过去传统估值水平外,其它问题都是有解决办法的(效果另说)。市场从来不是投资具体的当前现实,而是投资未来的可能性。如果当前显示问题看起来都有解,那么即便市场调整,我认为也是机会更大。更何况,市场强到连个像样的调整都没有,那么从尊重市场客观走势的角度来说,可以提前做应对方案的准备,但除非看到走势出问题,否则不应该提前吓自己。等真的看起来出问题了,再考虑改变。这是我的投资模式:尊重走势客观事实,不追求出在最高,入在最低。
PS:下午收盘前,会更新中国市场的情况和策略(A股+港股),有兴趣的可以来看看。
二、 主要指数表现
1、 道琼斯指数 (Dow): +0.47%
2、 标普500指数 (S&P): +0.78%
3、 纳斯达克100指数 (NDX):+0.95%
4、 罗素2000指数 (R2K): +0.17%
5、 VIX恐慌指数:-8.57%
6、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0.68%至4.285
7、 伦敦金现:+0.06% 至3398.58
8、 美元指数 (DXY): +0.18%至98.27
三、 今天值得注意的10条信息
PS:以下信息来自新闻媒体、各机构报告(高盛、美银、摩根等)。
1. 【核心信息】市场情绪极度乐观,已触发历史性“卖出”信号。
原文佐证:(美国银行8月基金经理调查(FMS)显示,基金经理现金水平已降至3.9%的极低水平。历史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该水平或更低的情况发生过20次,每一次,股票在接下来的1-3个月都出现下跌。
简短解读: 美银一直担心市场出现均值回归,多次报告给出偏空观点,市场因过度拥挤而极其脆弱,短期回调风险剧增。
2. 【核心信息】经济与股市严重脱节。
原文佐证: (高盛)美国新增就业自2025年第一季度以来大幅下滑,亚特兰大联储对Q3的GDP追踪预测仅为+1.2%。6月工厂订单环比大幅下滑4.8%,初请失业金人数上升。
简短解读: 上涨并非由全面的基本面驱动,目前市场的好消息主要由AI提供。
3. 【核心信息】“坏消息=好消息”逻辑主导,降息预期成为上涨燃料。
原文佐证:(美国银行)市场主流是“金发姑娘共识”(60%的客户),即预期“利率下降 = 股价上涨”。95%的概率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高盛)疲软的就业报告并未对风险偏好产生重大影响,反而强化了降息预期。
简短解读: 上涨基础是放水预期而非盈利,市场涨的越高可能对美联储言论越敏感。
4. 【核心信息】上涨极度集中,内部健康度堪忧,广度指标亮起红灯。
原文佐证:(美国银行)“七巨头”+博通+甲骨文+Palantir这10只股票贡献了标普500指数自“解放日”以来80%的回报。市场广度显著减弱,纳斯达克QQQ指数呈现“负面RSI背离”,技术形态类似于2月份的顶部。
简短解读: 大部分股票未参与上涨,一旦领涨巨头熄火,指数将面临巨大下行压力。
5. 【核心信息】“聪明钱”正悄然离场,资金从股市大规模流入现金。
原文佐证: (美国银行)上周高达1067亿美元的资金流入现金(货币市场基金),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规模。同时,美银的私人高净值客户在过去四周正在卖出科技股,买入公用事业等防御性资产。
简短解读: 顶级投资者的行动与市场情绪反差巨大,风险防范意识更强,并持续行动。
6. 【核心信息】市场对关税风险已钝化,视其为常态化经营成本。
原文佐证: (高盛)市场对新关税的反应是“具有破坏性,但非毁灭性”(disruptive, not destructive),市场已经消化并向前看了。尽管美国政府本周正式加征关税,但市场反应平淡,科技股反而大涨。
简短解读: 单纯的关税新闻难再冲击大盘,焦点应转向无法消化成本的具体公司。
7. 【核心信息】AI是市场唯一引擎,其资本支出是拉动科技板块的核心动力。
原文佐证: (高盛)四大“超大规模企业”(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的周期性资本支出动力“非常显著”。 AI是“唯一重要的事”,其部署正在加速。
简短解读: AI叙事是科技股高估值的基石,若其支出放缓可能对市场造成打击。
8. 【核心信息】AI对就业的负面冲击已显现,尤其针对年轻高学历人群。
原文佐证: (美国银行)图表显示,美国20-24岁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从2023年12月的4.0%飙升至2025年7月的8.1%。生成式AI可能正在取代年轻科技从业者的岗位,自ChatGPT发布以来,科技行业就业份额已见顶回落。
简短解读: AI繁荣的B面是结构性失业,可能最终反噬经济,是AI牛市的长期隐忧。
9. 【核心信息】“软件末日”降临,AI正对传统软件业进行“创造性破坏”。
原文佐证:AI正在引发一场经典的“赢家通吃”动态,那些业务容易被AI替代的软件公司正在被市场抛弃,无论财报多好。报告点名多邻国(DUOL)等为被猎杀对象,并提供了详细的“做空观察名单”。
简短解读: 重估软件公司的护城河,其商业模式正面临AI降维打击的生存风险。
10. 【核心信息】苹果以巨额本土投资,展示了如何将宏观风险转化为竞争优势。
原文佐证:苹果公司宣布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消息发布后股价大涨,全周飙升13%。(高盛)本周的故事是苹果公司股价的剧烈飙升。
简短解读:市场目前对关税思路有转变,在美国本土的资本开支变得没那么重要,规避关税不确定性变得更重要,成为市场眼里的加分项。
PS:以上信息来自新闻媒体、各机构报告(高盛、美银、摩根等)。
四、 关于美股策略
目前的百周美股策略,包含“基础日常+后备”两部分。
要搞清楚策略的具体细节,可看我5月29日发的文章《美股xx,重启!目标xxxx,过分吗?》。
今天是周一,纠结之处在于:本周的基础日常,是一上来就入掉,还是等周中看有没有低点。
看了下本周没什么重要事件,所以今天还是先入了,避免夜长梦多。
——以下是:股市消费记录——
美国资产:基础日常部分(12/一百周),后备部分(0/五)
1. 博时标普500:基础日常部分,今日未动。
2. 博时纳指100:基础日常部分,今日更新+1。
做合格金融消费者,从记账开始!
海外消费记录:


<分享增量信息,提升决策质量。记录真实消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讨论,咱们交个朋友。>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QDII)C(OTCFUND|006479)$
$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8044)$
$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人民币C(OTCFUND|018967)$
$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人民币(OTCFUND|016057)$
$嘉实纳斯达克100ETF发起联接(QDII)C人民币(OTCFUND|016533)$
$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6453)$
$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9548)$
$博时标普500ETF联接C(OTCFUND|006075)$
$摩根标普500指数(QDII)人民币C(OTCFUND|019305)$
$天弘标普500发起(QDII-FOF)C(OTCFUND|007722)$
#宁王主力矿区停产 锂价影响几何?##新藏铁路公司成立 重大基建持续发力##OpenAI推出GPT-5 或提振AI投资热情##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