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战队#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自2021年开市以来发展迅速,2025年上半年北证50指数以42%的涨幅领跑全球主要指数,日均换手率突破8%,市场活跃度已超越沪深两市。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自成立以来便承载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这些企业大多处于新兴行业,拥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北交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北交所的的表现也日益亮眼,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在此背景下,东财成长优选C(017982)和东财景气成长C(018189)作为专注北交所的混合型基金,成为投资者布局北交所成长股的重要选择。
一、基金基本情况对比
1. 基金概况对比

2. 基金经理团队分析
东财成长优选C:
罗申:中国人民大学资产评估硕士,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职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策略研究处,2025年6月27日起担任基金经理,擅长宏观策略和资产配置 。
冯杰波: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2024年11月13日起共同管理该基金,专注TMT板块研究,对科技行业理解深入,擅长个股挖掘。
东财景气成长C:
徐成: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6年证券从业经验,2024年9月5日起担任基金经理,缺乏北交所直接管理经验,此前主要在券商从事行业研究工作。
二、投资策略与持仓特点分析
1. 投资策略对比
东财成长优选C:
核心策略:聚焦北交所流动性好、市值领先、盈利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股票资产中北交所占比≥80% 。
方法论: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方法,注重企业盈利质量、成长性和估值水平 。
灵活性:股票仓位可在60%-95%之间灵活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兼顾中证1000指数、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和中债综合指数 。
换手率:2024年换手率高达2105%,2025年二季度换手率虽未明确披露,但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2024年9月的67.04%下降至2025年6月的33.38%,显示持仓调整频繁,热点捕捉能力突出 。
东财景气成长C:
核心策略:关注北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布局全市场成长股,北交所配置仅占20%-30% 。
行业分散:覆盖科技、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成长性行业,前十大重仓股中北交所标的占比约30% 。
港股配置:业绩比较基准包含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实际持仓中港股占比约16%,如腾讯控股(8.12%)等 。
2. 持仓结构与行业分布
东财成长优选C:

持仓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占净值比例达47.58%,聚焦北交所核心资产。
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领域,如新能源材料(贝特瑞、吉林碳谷)、AI算力设备(并行科技、曙光数创)、生物医药(锦波生物、诺思兰德)等,与北交所"硬科技长尾生态"高度契合 。
个股特点:持仓标的多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如锦波生物(胶原蛋白技术垄断)、贝特瑞(锂电负极全球市占率第一)等,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 。
东财景气成长C:

持仓分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北交所标的占比约30%,其余配置于A股消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港股(腾讯控股)等,分散度过高,北交所纯度不足。
行业分布:覆盖金融业(17.4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75%)、制造业(5.55%)等多领域,行业分散但北交所核心赛道持仓不足 。
港股配置:港股持仓占比约16%,如腾讯控股(8.12%)等,可能分散了北交所投资的收益弹性 。
三、历史表现与风险特征评估
1. 收益表现对比

东财成长优选C:近一年收益31.16%,显著跑赢同类平均水平(37.84%),在北交所行情爆发期展现出较强的爆发力 。例如,2025年二季度北证50指数上涨15.21%,基金虽净值微跌0.29%,但持仓中并行科技(算力运维)、连城数控(半导体设备)等标的直接受益于AI与国产替代浪潮,为组合贡献了结构性收益 。
东财景气成长C:近一年收益仅0.50%,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垫底(7869/7945),业绩表现明显落后 。其分散投资策略未能有效捕捉北交所市场机会,反而因配置过多A股消费和港股而错失北交所高弹性收益。
2. 风险指标对比
东财成长优选C:
波动性:近一年标准差32.71%,波动性高于同类平均水平(16.31%) 。
回撤控制:成立以来最大回撤-54.55%,近一年回撤数据没有提供,高波动带来较大回撤风险 。
夏普比率:近一年夏普比率0.15,风险调整后收益较低,高风险未带来超额回报 。
东财景气成长C:
波动性:近一年标准差16.31%,波动性低于成长优选C,但北交所持仓不足导致收益弹性不足 。
回撤控制:成立以来最大回撤数据没有提供,回撤控制尚可但缺乏北交所市场代表性。
夏普比率:近一年夏普比率-1.23,风险调整后收益为负值,策略有效性存疑 。
3. 持仓稳定性与调整能力
东财成长优选C:
持仓调整频繁:2024年换手率高达2105%,2025年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大幅下降,调仓灵活但稳定性不足。
重仓股变动:部分重仓股如纳科诺尔、吉林碳谷等持仓比例在季度间大幅波动,显示持仓调整积极但波动较大 。
东财景气成长C:
持仓调整相对保守:2024年换手率约251%,低于成长优选C,调仓灵活性不足 。
前十大重仓股中北交所标的占比约30%,未能充分把握北交所高弹性机会 。
四、北交所市场特点与发展趋势

1. 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
北交所市场流动性已从初期的不足1%提升至当前的约10%,日均成交额稳定在300亿以上,流动性环境已大幅改善 。这一变化为小规模基金提供了更好的操作空间,能更灵活地进行调仓和热点捕捉。
2. 优质企业持续扩容
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从开市时的81家增加到2025年的254家,扩大了3倍 。2025年上半年新增受理IPO企业115家,占全市场65%,优质企业加速涌入。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一半,市值占比超过50%,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北交所的中坚力量 。
3.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25年北交所持续推出多项改革措施:
专精特新指数:6月30日正式上线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北交所进入"双指数"时代,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新股战略配售:4月3日修订新股战略配售比例和参与家数,提高机构参与度。
做市商机制:做市商数量持续增加,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改善。
转板机制:转板制度优化,为北交所企业提供更多发展路径。
4. 行业分化加剧
北交所市场呈现明显分化:
高成长赛道:如高端装备、半导体封测、AI算力等,估值水平在48-56倍,政策扶持+技术突破驱动。
高股息防御板块:如基建、能源设备,平均PE约20-30倍,稳健现金流+分红率>3%。
热点题材:如稀土、AI算力、机器人等,部分个股估值超100倍,短期政策催化明显。
5. 投资主线明确
北交所投资主线清晰:
新质生产力:政策与科技的黄金交叉点,如半导体封测(海能技术)、机器人核心部件(奥迪威)、高温超导材料等。
高增长稀缺标的:全市场独特性+产业链卡位,如功能性纤维(民士达)、特种陶瓷(林泰新材)等。
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强、业绩增速快,如贝特瑞(研发投入12.6亿元)、连城数控(研发投入1.76亿元)等。
我认为东财成长优选C更有望成为投资北交所的投资选择,理由如下:
1. 高北交所纯度:股票资产中北交所占比≥80%,直接受益于板块政策红利和流动性改善。
2. 聚焦龙头,锁定成长确定性:持仓以北交所流动性好、市值领先、盈利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为主,如贝特瑞、锦波生物等,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 。
3. 策略匹配市场特点:高换手率和灵活调仓能力,能敏锐捕捉北交所市场热点,如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高景气赛道 。
4. 估值修复空间大:北交所整体估值仍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
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其投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随着北交所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优质企业不断扩容,北交所有望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随着北交所流动性持续改善、优质企业加速扩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北交所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东财成长优选C凭借其专注北交所龙头、灵活调仓的策略,有望在这一过程中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东财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