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投资# $招商匠心优选混合C$ 大家可以看到,2025年的市场如同一台高速旋转的“电风扇”:2月科技板块大幅上扬,煤炭却继续调整;3月行情瞬间反转,周期股领涨而成长股进入调整。这种极致分化和快速轮动的市场,往往让我们陷入“高频操作却收益归零”的困境。当单一赛道押注的风险陡增,行业均衡策略的价值开始凸显——它不依赖方向预判,而是通过广覆盖、低相关性的资产搭配,在成长潜力与稳健底线之间搭建平衡木,成为应对3600点震荡的“减震器”。这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
一、均衡策略,在分化市场中寻找确定性。
行业均衡的本质是风险对冲的艺术。传统押注式投资在轮动市中频频失效,而均衡策略通过三重逻辑构建反脆弱性:
左侧与右侧的协同:逆向布局被低估的高ROE龙头(如消费电子、医药),等待业绩催化;同时顺应产业趋势右侧跟进政策密集区,形成攻守兼备的组合。
资产负相关性利用:高股息资产(煤炭、银行)提供分红安全垫,成长赛道(半导体、AI)贡献弹性,二者天然形成波动对冲。
动态再平衡机制:定期将超额收益行业仓位向弱势领域转移,强制实现“高抛低吸”。例如当科技股短期过热时,部分盈利可转向防御性医疗板块,避免估值泡沫风险。
这种策略看似放弃“暴富”可能,实则通过纪律性操作降低决策噪音,让投资者从焦虑的择时者蜕变为从容的长期主义者。
二、招商匠心优选混合C:李崟的均衡实践样本。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招商基金的李崟经理。从业超18年的老将李崟(北京大学硕士),将其管理的招商匠心优选混合C(017965) 打造成行业均衡的教科书案例。他的方法论融合了宏观视野与微观深度:
1. “三观共振”框架的实战演绎。
宏观定调:2024年底增配地产链,预判政策宽松周期;2025年Q1转向电子医药,规避煤炭景气度拐点。中观捕势:捕捉有色金属库存周期反转,同步布局港股低估值修复。微观择股:聚焦ROE超15%的壁垒型企业。
2. 组合构建的精密平衡术
前十大重仓股横跨地产、资源、医药、制造等6大低相关性行业,单一个股占比≤8.66%。权益仓位91.42%主攻超额收益,债券现金8.13%缓冲波动;港股占比45.85%捕捉折价机会,A股聚焦政策受益主线,形成跨市场风险分散。

三、均衡策略的长期生命力。
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有效都建立在一定时期的无效上。这句话道破了均衡策略的深层哲学,我的体会有这么三个方面:
首先是拒绝极致博弈,不追逐单押AI或煤炭的短期暴利,通过行业分散消化波动。
其次是时间复利思维,在消费迁移、技术迭代的长期趋势中,陪伴优质企业成长。李崟的换手率持续走低,持仓周期显著拉长。
最后是敬畏与定力并存。“宏观上顺势,微观中逆势”成为操作准则——对产业趋势保持敬畏,但在个股选择上坚持逆向布局好价格,避免追涨杀跌的情绪陷阱。
当3600点的震荡成为常态,行业均衡已从“中庸之道”升维为对抗不确定性的战略工具。招商匠心优选混合C的实践昭示:真正的投资智慧不在于预测风向,而在于建造一艘能抵御任何风浪的船。李崟用“三观共振”把握产业脉搏,用“分散配置”化解波动,最终让基金净值曲线成为一句无声的箴言——涨跌皆是过程,平衡方见终章。@招商基金 $招商匠心优选混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