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基金调研团#
最近参加了一场对资深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李崟的调研,有不少收获,今天就和小伙伴分享一下。
01
有经验,有业绩
先简单介绍一下李崟的从业经历吧。
他从2002年7月开始在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之后2003年9月加入长盛基金,担任过交易部总监、行业研究员和投资经理,2013年12月去了国投财务有限公司,担任权益投资总监。
2015年12月,他加入了招商基金,2016年3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目前管理着招商匠心优选混合等多只基金,并任投资管理一部的专业总监。
招商匠心优选混合,作为他目前在管产品里唯一任内季末股票仓位平均达到90%以上的偏股风格混合基金,自2023年5月4日其管理至今,累计收益率49.53%、最大回撤24.61%,相较同期可比基金而言,累计收益表现较好,回撤控制表现很是可圈可点。
可以说,李崟算是一位投研经验比较丰富,也不错业绩支撑的主动权益经理。
02
性价比有吸引力
在调研中,李崟首先谈及了他对当前A股市场的看法。
他认为,现在A股整体的市净率逐渐接近历史中位水平,加上债券收益率处在低位,股债之间的性价比变得比较有吸引力。
而资本市场通常比宏观经济提前大约半年左右反映变化,结合中美关系改善、国内政策逐步落地这些因素,短期内市场情绪可能会逐步回暖。
不过,中长期还得看经济基本面能不能兑现预期,如果修复力度超过预期,市场可能会进入新的上涨阶段。
如果经济没有明显起色,那可能还是会维持震荡状态,但股债性价比和政策红利还是能为中期走势提供一定支撑。
03
“三观”共振
李崟的投资方法,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宏观层面他主要看经济周期和政策方向,中观聚焦行业景气度、竞争格局和政策支持,微观则通过企业调研和财务数据来评估企业竞争力。
他强调“三观”需共振,也就是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逻辑要协同。
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回到宏观的双向验证体系,在煤炭、火电、生猪养殖等历史持仓板块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以招商匠心优选混合这只产品为例,其在2024年熊市中通过配置地产和煤炭实现了正收益,2025年逐步布局黄金、创新药和港股科技股,组合超额收益明显。
他还举到了一些例子。
比如保险行业,最近市场利率反弹到了1.7%,加上权益资产的杠杆收益提升,保险板块阶段性吸引力开始显现。
创新药板块虽然经历了一轮估值泡沫,但中国药企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些龙头企业的估值也已经回归到相对合理的区间。
黄金方面,他认为作为抗通胀和货币体系重构的避险资产,中长期价值仍然显著,虽然短期受美元降息预期波动影响,但在全球货币信任危机背景下,黄金的地位还是很难被替代的。
至于周期和消费领域,煤炭、地产等低估值资产在2023到2024年的熊市里已经展现出了防御性优势,消费行业则需要关注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
04
适度均衡
李崟强调“适度均衡”,既不主张研究不足情况下的盲目分散,也不赞成过度集中押注某个赛道,认为应该通过配置相关性较低的优质资产,在控制波动的同时提升持有体验。
05
能够创造超额收益
李崟分享到,专业机构通过深度研究和行业轮动,能创造显著超额收益。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理念清晰、业绩稳定的主动管理产品并长期持有,是更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