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而行#看着账户里上蹿下跳的持仓,我常常觉得这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戏子——昨天还万人追捧的AI、新能源,今天可能就被打入冷宫,转眼消费、医药又成了新宠。刚想明白一个赛道逻辑,风口“唰”地就变了,追着热点跑不仅累得够呛,还总像被人牵着鼻子走,刚追进去就吃套的经历简直成了家常便饭。直到去年偶然听邻桌同事提起工银精选回报混合基金,说这基金的经理盛震山有点“怪”,专在市场扎堆的地方反着来,我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逻辑。
同事说得没错。去年全市场为AI疯狂时,盛震山这位金牛基金经理却一头扎进无人问津的黄金和交运板块。当时我还嘀咕:“黄金?这不是老古董吗?”结果今年一季度金价飙破3100美元/盎司,他重仓的招金矿业、山金国际等黄金股占了基金净值25.82%,单季贡献收益超25%!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AI概念股,不少已经跌得面目全非。这种“人弃我取”的逆向操作,不是拍脑袋的赌博。盛震山深耕价值投资14年,像老匠人挑珍珠一样,专注在冷门领域筛选现金流稳定、供需格局优化的行业龙头。用他的话说:“安全边际是氧气,没有它,活不过三天”。
更让我安心的是他“攻守兼备”的实操作风。这基金股票仓位能在30%-95%灵活调整,市场高估时自动缩拳蓄力,机会出现时又能果断出击。去年四季度他就提前减仓高估值标的,增配债券缓冲风险,最终让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控制在8.1%,还不到同类平均水平的一半。这种动态平衡术,像给投资加了道保险杠——近一年13.36%的收益或许不是最耀眼的,但看着自己账户波动远小于大盘时,夜里确实睡得踏实多了。
最近市场又在炒“中特估”概念,但翻开工银精选回报的持仓,发现盛震山依然在默默耕耘他的“盐碱地”:京沪高铁占净值2.95%,航空股配置8.09%,还布局了港口、公路等被遗忘的基建资产。他的逻辑很实在:当资金都挤在热门赛道抬估值时,这些现金流稳定的传统行业龙头反而成了估值洼地。就像他去年布局黄金,正是看准了美元资产分散配置的大趋势——这种跨周期的定价能力,比追热点靠谱得多。
三年年化10.1%的复利或许不如某些风口基金亮眼,但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股民都懂:在热点轮动如电风扇的市场里,能持续跑赢沪深300、把回撤拴在腰间的基金才是真宝藏。现在每次看到新热点刷屏,我就会想起盛震山那句话:“市场越喧嚣,越要潜入深海找珍珠”。毕竟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带着安全垫的长跑——当别人在浪尖搏杀时,有人早就在深海为你筑好了避风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