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而行#小伙伴们,最近刷基金账户是不是又心塞了?我那新能源基绿得发慌,AI主题基倒是红红火火,可还没捂热呢,听说又有资金开始炒“周期复苏”了——这2025年的市场简直像脱缰野马,热点切换比我家娃翻脸还快!连我妈这种只懂存定期的老太太都忍不住吐槽:“你天天盯盘,咋收益还没我养老金涨得多?”(摊手)
混了几年基圈,我算彻底悟了:现在这市场,高波动才是常态!经济数据刚给点“暖炉”,国际局势一阵妖风就能把热点吹得七零八落 。跟着那些“热点KOL”追涨杀跌?结果往往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收益不如乌龟户”。为啥?机构量化镰刀挥得嗖嗖响,明牌热点刚被散户盯上,人家已经落袋为安了,留咱在山顶喝西北风。
最近扒遍基金经理持仓,发现个狠角色——工银精选回报混合基金的盛震山。这位老哥的玩法堪称“逆向艺术”:去年AI炒上天时,人家闷声布局黄金和交运股 ,结果今年金价飙破3100美元,招金矿业、京沪高铁成了组合“压舱石”,单季贡献25%+收益!而那些被疯抢的AI票呢?不少已跌回原形。
盛震山那句“人多的地方不去”不是装深沉,而是血泪经验。看看他的季报:别人扎堆新能源时,他挖传统制造业里的“隐形冠军”——比如给特斯拉供精密模具、估值却趴在地板的小龙头;市场狂吹“元宇宙”,他转头研究工业软件和高端宠物耗材。这些公司没话题度,调研报告都懒得写,可业绩一兑现,估值修复像坐火箭!
现在很多人把炒股当赌博:看见K线飙就梭哈,听到小道消息就冲锋。结果呢?去年追“元宇宙”的还在站岗,今年All in算力芯片的又被量化资金收割 。盛震山的玩法更像老农:先蹲下来研究“土壤”(行业空间)、“种子”(企业护城河)、“气候”(政策风向) ,等条件成熟才播种。他的基金净值曲线看着平淡,但拉长三年:最大回撤仅8.18%,稳稳跑赢市场!
给普通人的血泪启示:慢即是快
1. 远离“热搜股”,深耕“价值洼地”)当全网狂吹AI算力时,盛震山在冷门赛道捡金子:黄金板块因俄乌冲突避险属性凸显,交运股受益于跨境物流复苏。普通人没机构资源,但可以学这思路——少看财经头条,多翻细分行业研报,找那些“业绩稳、估值低、机构懒得瞟”的标的。
2. “预期差”才是赚钱密码。市场总爱过度反应:悲观时把好公司砸出深坑,狂热时给泡沫吹上天。盛震山去年布局珠宝零售,就是赌线下消费复苏未被定价;今年减仓出口制造业,也是预判贸易摩擦风险。咱散户能做的:在消费电子寒冬里找技术突围的供应链,在医药集采恐慌中挖创新药黑马。
3. 和时间做朋友,别和K线拼命)盛震山的工银精选回报,近一年收益10.26%看着不高,但扣掉手续费和踏空成本,可能比那些上蹿下跳的基更赚钱。普通人真没必要天天盯盘——设定好“越跌越买”的纪律区间,忘记短期波动,就像种树苗:浇够水,等晴天,静待花开。
说到底,投资是场自我修行。当你能忍住“今天涨没涨”的焦虑,专注“这公司值不值”时,才算真正悟了——慢下来,不是躺平,而是为了更稳地穿越这场狂风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