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易方达基金经理李树建。
近年来,随着技术与产业生态的推动,云计算正站在未来科技的风口,并逐渐从早期的集中化模式,向更智能、更分布化的新形态过渡。云计算不仅代表了技术堆栈的革新,同时也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底层基石。与《人工智能篇》以及《医药篇》相似,围绕云计算未来形式,我们仍会在本篇回答4个重要问题:
1)云计算的产业链是怎样构成的?
2)为什么它在2025年被认为“未来已来”?
3)中国产业链将如何在这一浪潮中抓住历史机遇?
4)该如何抓住本轮机会?
Q1:云计算产业链如何构成?
云计算产业链可以理解为一套完整的分层体系,支撑着从底层硬件(芯片、IT设备等)到最终用户体验的服务(手机应用、企业应用等)。在这套体系中,它主要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1)上游先将计算相关硬件生产出来,如计算芯片、存储芯片、IT基础设备等;
2)中游云计算厂商通过整合上述硬件提供不同层次的硬件租赁服务,其中直接租赁硬件的称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用户需要自行管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软件;而为开发者提供工具和环境,帮助他们开发应用而不需要操心底层细节的称为平台即服务(PaaS - Platform as a Service);而直接为用户提供基于云端、完备的软件应用服务的称为软件即服务(SaaS - Software as a Service),用户不需要开发或维护,只需使用即可,比如线上办公、业务管理等软件。
3)下游主要涵盖了互联网、金融、政企等多个行业。中游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主要是由于下游客户的需求多种多样,大家技术能力不同导致其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
图:云计算产业链组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Q2:为什么云计算在今年达到了新高度?
尽管云计算的发展已持续十余年,但2025年恰是一个关键节点,这与背后的技术成熟和需求爆发紧密相关,云计算今年或将迎来重要节点。生成式 AI 等技术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计算力,云计算因此不断优化算力和成本;边缘计算的崛起解决了传统云计算高延迟和带宽消耗的问题,推动了无人驾驶、智能终端等场景落地;多云和混合云模式的普及,则让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利用云资源,满足安全性和合规需求。此外,中国“东数西算”等政策加速了全国算力布局,全球绿色计算的趋势也推动了高效数据中心的建设。总之,技术升级、多样化应用需求和政策支持共同促进了云计算的发展。
图:部分AI终端展示

整体而言,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是对云计算的最核心支撑之一,而展望未来,在AI加持下的各类终端(消费电子、工业传感、智能汽车等)将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计算需求,这主要体现在:
1)端侧AI可行性正在提升:AI终端的计算能力逐渐增强,在本地(端侧)运行简单的AI模型将有望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能减少对云端的依赖,以及对网络传输的压力;
2)新场景正在出现:AI终端结合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任务从传统中心化的云端分散到边缘节点与终端设备,更适合低延迟场景,比如无人驾驶、工业检测等,而AI终端与分布式计算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新型智能场景的落地,如物联网中的智能家居、本地化AI推理等;
3)数据隐私及安全性愈加重要:客户使用终端AI在本地处理数据,避免上传云端,这实际上满足了当前用户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性的新需求,减少敏感内容的暴露风险;
上述需求的变化正在催生中国计算的新形式,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2025年,随着DeepSeek的出现,计算在中国的应用端有望发生较大改变,进而将“未来”推动成“已来”。
Q3:中国的产业链为何受益于此次发展机会?
中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领先的制造能力、政策支持、性价比优势和独特的AI应用场景。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在大多数通用计算硬件的生产上具备竞争力,而在高端计算中,由于过去长期的海外科技限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突破,中国国产AI芯片正在进入运营商、国央企和互联网厂商的采购范围,简单来说海外的限制倒逼中国高端科技领域取得了发展。
此外,中国企业凭借高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如阿里云、华为云),快速推动了企业的云化转型,而云计算与AI的结合更推动了中国特色场景的落地,如电商、物流、智慧城市和农业应用等。
而展望未来,AI终端作为下一个重要的“计算阵地”,云计算不再只是“在云端”。它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智能家居、手机AI以及自动驾驶等场景,中国计算产业有望受益于AI终端的渗透率提升。根据IDC预测,2027年中国终端设备市场中,将有接近80%的设备在硬件层面具备针对AI计算任务的算力基础。中国凭借深厚的制造与创新体系,有望抓住了这一历史发展机遇,迈向更加智能的未来。
Q4:产业爆发初期,我们该如何抓住机会?
Step1:明确“云计算”概念。云计算的发展离不开硬件的支撑和软件的交互,其中相关芯片和用于生产芯片的半导体设备是重要领域,它们是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算力提升的核心环节。
Step2:采用高效投资工具。指数基金可以覆盖不同产业中的优质企业,让投资更分散、更便捷,同时降低个股选择的风险,分享整个行业的长期增长红利。
Step3:选专注计算产业的指数。根据产业链分布,云计算相关的标的主要涵盖芯片、服务器、半导体设备等重点环节,其中半导体设备、芯片、云计算、电信作为计算产业的组合配置标的,或能享受到中国计算产业的发展红利。
未来,我将会继续发布《未来已来》系列文章,解读机器人、能源等领域,欢迎大家多多留言评论!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亦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不构成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完整版风险提示函详阅易方达官网。
$易方达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17854)$
$易方达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21894)$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0671)$
$易方达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20404)$
$易方达中证电信主题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19142)$
$易方达中证软件服务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19062)$
#牛市旗手集体爆拉!大涨原因是啥?#
#科技涨声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