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翻到了2025年7月,回头看看这半年,A股的剧情跟过山车似的,前几个月真是让人提心吊胆。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市场才有机会、有方向、有教训,最重要的是,有启发。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果我能“穿越”回到2025年开年,我会怎么布局?以及,现在还能不能跟上节奏?
01|外围扰动的黑天鹅教会了我们什么?
首先必须提一下——4月初那波“黑天鹅”,谁经历了谁知道。无论是权重股还是成长股,几乎没有幸免的,一夜之间估值杀到见底。你说意外吧,也算,但更像是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集中释放。
但也正因为当时有这波“打折清仓”,为一些被错杀的板块创造了历史性的低吸机会。
假如能回到那个时候,我会:
果断避开短期估值高企但缺乏政策支持的热门概念;
把子弹提前压在几个主线明确、政策逻辑强的领域:北证50、有色金属、银行、军工、传媒。
现在再看,北证50在年内大涨超38%,有色跟随全球通胀和新能源节奏持续活跃,传媒则因AI赋能题材焕发第二春。而银行、防军工这类价值权重板块,在稳定指数、应对外部地缘冲突上都发挥了作用。
这些板块谁错过了,都有点可惜。
02|但如果你现在才开始也别慌,核心主线正在切换
目前已经进入下半年,而近几个月,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国内开始集中释放对“硬科技”尤其是半导体领域的支持信号。
无论是政策面频频表态,还是资本市场的频繁异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酝酿一波中期级别的复苏行情。
所以,我认为:
“下半场的主线就是科技股中的‘硬科技’——尤其是半导体设备、材料、零组件这些过去被忽视但极具爆发力的环节。”
03|说了这么多,直接给大家说个结论性标的: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017811)
为什么是它?来,咱们从几个角度掰开揉碎讲讲。
(一)方向对了,它专注“芯片产业链短板”
这只基金的定位非常明确,它不是简单去博AI应用端的概念热度,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半导体的设备、材料、零组件这些技术壁垒高、政策支持强、长期空间大的环节。
换句话说,它不是去追“已经被讲烂的AI故事”,而是围绕“AI需要的底层硬件”展开布局。
别小看这点差别——真正涨得长久的往往不是最热的,而是最核心的。
(二)基金经理靠谱,研究底子硬
严凯这个人我详细了解过,他不是那种空降搞市场的“明星型基金经理”,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
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硕士出身;
做过券商策略研究员;
在东方基金摸爬滚打多年,从研究员做到基金经理;
管理过多只基金,尤其擅长“科技+成长”的配置思路。
这么多年经验下来,他对硬科技产业链的理解和判断,我个人是认可的。
(三)近期表现强势,已经走出复苏通道
最新数据来看,这只基金近一月涨幅达到6.78%,复苏趋势非常明显。而且不同于那种“突刺型”基金,017811的风格相对均衡稳健,适合想要参与科技行情但又不想太激进的投资者。
更重要的是,它的费率很低,持有满30天0赎回费,流动性也不错。非常适合普通人做中短期轮动布局,想低位卡位科技主线,它是个不错的抓手。
(四)机构背景可靠,东方基金实力在线
东方基金在硬科技这条线上,是有一整套投研体系支撑的,旗下多只科技主题产品都表现不错,尤其是在半导体、军工、新材料方向有深度布局和研究经验。你看机构背书,是因为科技股本身就是一个高波动、高门槛的方向,有没有专业视角真的能拉开差距。
(信息来源:天天基金)
04|抓住当下,不要等“如果”来敲门
投资这个事儿,说穿了就是“做对概率高的决定”。你永远不可能踩准每一个点位,但你可以选择在“趋势明显、逻辑成立”的时候,勇敢一点。
如果你真想等到所有人都说“可以上车了”的时候再动手,那时候往往已经不是底了。
所以我觉得大家心态还是好一点:
如果年初错过了,也别懊悔;
下半年从现在开始布局半导体+AI的底层逻辑还来得及;
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017811)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尤其适合想通过基金参与半导体行情的朋友。
不想再说“要是当初早知道”,那就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如果你觉得本文内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欢迎关注我,未来我会持续分享值得研究的基金方向和操作思路。咱们一起用策略和判断,走得更远一点。@东方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