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半,回望这半年,世界在贸易硝烟中跌宕,资本于政策浪潮间浮沉。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在经济博弈与政策浪潮中跌宕起伏。有人关灯吃面,有人收益狂飙。
A股主要股票指数全线上涨,整体表现波动较大,但结构性机会显著。年初,市场在政策利好和经济复苏预期的推动下表现稳健,但随后受贸易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市场情绪悲观,清明节后暴跌,随后随着一系列稳定市场政策的密集出台,叠加市场估值回调至历史低位,A股启动了一波较大的反弹行情。
上半年恒生指数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18.7%,港股凭借“低估值+高成长”的双重优势,成为全球资金的宠儿,南下资金与外资双向奔赴。沪指上半年涨2.76%,沪深300涨0.03%,中证500涨3.31%,中证1000涨6.69%,中证2000涨15.24%,万得小市值指数涨24.01%,万得微盘股涨43.52%,北证50指数涨39.45%。大小盘结构分化,小微盘涨幅较多。
因此,我上半年的整体收益还算不错,上半年我的收益率为6.12%,对于这个收益我比较满意。如果真的能搭乘 “投资时光机” 回到 2025 年元旦,握着还未启动的资金,我大概会站在熟悉的交易页面前,既兴奋又纠结 —— 兴奋于能避开上半年踩过的坑,纠结于新的市场暗礁依然未知。不过,作为一个经历过市场洗礼的投资者,我的核心操作策略不会动摇,但在具体配置上,一定会画出一张全新的 “路线图”。
一、上半年追过的 “风口” 与摔过的跟头
回想起真实的 2025 上半年,年初时我跟风追涨热门的科技板块,结果在 AI 概念炒作退潮时,账户出现了浮亏;又因为对债券市场的乐观,年初入手了东方添益债券。原本想着用它作为组合里的 “稳定器”,谁知道它的表现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受债市波动的影响,这只基金不仅没带来预期的收益,还在 3 月份出现了罕见的净值回撤。相比之下,同期$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OTCFUND|017811)$ $东方高端制造混合C(OTCFUND|014700)$两只基金却如东风一样一路狂飙,看着它们节节攀升的净值,再瞅瞅手里的 “拖油瓶”,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
好在年初配置的 QDII 基金、黄金 ETF 和部分其他债券基金,成了组合里的 “定海神针”。QDII 基金让我分享到了海外科技巨头的红利;黄金逆势上涨,对冲了不少风险;那些表现正常的债券基金也如一台稳定的 “收益发动机”,在市场震荡时依然稳稳地贡献正收益。如果回到年初,我一定要狠狠给自己一个提醒:选基金,不能只看名气,更要看实际表现和市场趋势。
二、穿越后的 “资产配置升级计划”
站在 2025 年的起点,我会用 “三层防护网” 重构投资组合:
第一层:核心压舱石 —— 稳健资产
我会把 30% 的资金分配给债券基金和黄金 ETF。债券基金方面,我会果断抛弃东方添益债券,转投那些历史业绩更稳定、风控能力更强的产品。比如选择成立时间长、规模适中的纯债基金,它们就像投资组合里的 “安全屋”,无论市场风雨多大,都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黄金 ETF 依然是应对不确定性的 “保险单”,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我会每月定投,逐步积累仓位。
第二层:进攻先锋 ——QDII 与行业基金
QDII 基金依然是我的 “心头好”。上半年亲身经历过,当 A 股陷入调整时,纳斯达克 100 指数基金却一路高歌猛进。如果重来,我会在年初就配置 25% 的 QDII 基金,重点关注美股科技股和新兴市场的消费升级主题。同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拿出 15% 的资金布局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 C—— 毕竟,年初 AI 行业的政策暖风已经频吹,技术突破的消息不断传来,这只基金背靠东方基金强大的投研团队,又精准锚定 AI 产业链,妥妥是个潜力股。错过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第二次!
第三层:灵活机动 —— 波段机会捕捉
剩下的 30% 资金,我会分成两部分:15% 作为 “机动部队”,等待市场回调时补仓;另外 15% 用来参与北证 50、中证 1000 这类中小盘指数基金的波段机会。上半年的经验告诉我,中小盘股虽然波动大,但一旦踩准节奏,收益也相当可观。我会设定严格的止盈止损线,避免贪心和恐慌。
三、策略不变,心态升级:做时间的朋友
虽然具体配置变了,但我的核心投资策略不会动摇:长期投资、分散配置、忽略短期波动。穿越回去,我依然会坚持用定投的方式平滑成本,依然会在市场大跌时保持冷静,甚至会比原来更有勇气逆势加仓 —— 毕竟,已经知道了哪些 “坑” 可以避开。
但我也清楚,市场永远充满未知。即便带着 “上帝视角” 回到年初,新的黑天鹅事件、政策突变依然可能打乱计划。所以,比调整持仓更重要的,是修炼心态。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宏观经济趋势和行业基本面,而不是盯着每日涨跌;会定期复盘组合,但不会频繁调整;会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也会坦然接受不可避免的波动。
四、投资没有重来,但有成长
关闭这场 “穿越” 的幻想,我突然意识到:投资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重要的不是某一段路的速度,而是能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那些在 2025 上半年踩过的坑、尝过的甜,最终都成了宝贵的经验。即便没有时光机,我们依然可以在每一个交易日里,用更理性的决策、更长远的眼光,慢慢靠近自己的投资目标。毕竟,真正的 “穿越”,是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成熟。@东方基金
#A股上半年收官!晒晒你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