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行行行##科技后市怎么看#,$华安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7560)$说到芯片产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卡脖子"。但鲜少有人注意到,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从2018年的6%提升至2023年的23%,就像孩子们拼乐高,从照着说明书模仿到能自己设计新造型。而在科技投资这条赛道上,选对方向比盲目跟风重要得多。
芯片就是现代工业的粮食。从手机到汽车,从家电到军工,哪样离得开芯片?特别是最近几年,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国产替代已经从一个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先说说科创板芯片指数。这个指数选取了科创板上市的40多家半导体公司,覆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和主板芯片股相比,这些企业更年轻,成长性更好,研发投入占比普遍在15%以上。比如某家做GPU的公司,去年研发费用就占了营收的35%,这种投入力度在传统行业是很难想象的。
从政策面看,国家大基金一二期投入超过3000亿,最近又在筹备第三期。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像上海就提出到2025年芯片产业规模要突破4000亿。这种举国体制的支持力度,在其他行业是很少见的。
再说说行业基本面。虽然去年全球芯片行业经历去库存周期,但今年已经开始回暖。特别是AI芯片、汽车芯片这些细分领域,需求增长非常快。我调研过几家上市公司,订单都排到了明年。而且随着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提升。
具体到投资机会,我觉得可以关注三个方向:一是设备材料,这个领域技术门槛高,国产化率还很低;二是AI芯片,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算力支撑;三是汽车芯片,智能电动车对芯片的需求是传统汽车的10倍以上。
说到具体的投资工具,我最近重点研究了$华安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7560)$。作为被动型产品,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费率低,管理费只有0.5%,比主动型基金便宜一半。而且ETF的运作透明,每天都能看到持仓,不用担心风格漂移。
从跟踪误差来看,这只基金做得不错,去年相对于指数的偏离度控制在1%以内。基金经理有10年指数投资经验,团队在科技类ETF领域布局很早,产品线比较完整。我查了下资料,公司自购了5000万,机构持有比例也在稳步提升,说明专业投资者比较认可。
当然,投资科创板芯片也要注意风险。这个板块波动比较大,去年最大回撤超过40%,普通投资者最好用闲钱投资,采取定投方式平滑成本。另外要关注行业景气度变化,比如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晶圆厂产能利用率这些先行指标。
我自己的配置策略是:用每月工资的10%做定投,遇到大幅调整时会适当加仓。持有周期至少3年起,因为芯片企业的研发和量产都需要时间。目前仓位控制在总资产的20%以内,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科技投资就像种树,需要耐心等待。科创板芯片代表着中国硬科技的明天,虽然道路可能曲折,但方向是明确的。作为普通投资者,通过指数基金参与其中,既省去了选股的烦恼,又能分享行业成长红利。当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我的这些心得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更多朋友一起来交流讨论。@华安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