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有色金属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正迎来诸多利好因素的共振。说实话,这年头能真正走出明确趋势的板块不算多,有色算是其中一个有逻辑、有基本面、也有政策加持的方向。
从细分领域来看,铜、铝、稀土这几个主流品种的表现各有亮点,值得拎出来逐一聊聊。
先看铜。电力需求一直比较稳,但供应这边却频频出状况。全球最大铜产国智利已经把2025年的产量增长预期从3%下调到1.5%,实际产量预计也就558万吨左右。非洲那边的赞比亚二季度产量也在往下走。虽然现在算是传统淡季,但你要把眼光放长一点——新能源转型、电气化改造、AI数据中心,哪个不吃铜?长期需求是实打实的。再加上美联储降息的大背景,对铜价肯定是正面推动。最近加征铜税算是个扰动项,但说实话,改变不了铜资源稀缺性的根本逻辑。
铝这边,供给刚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氧化铝价格被政策“按”在3200元/吨一线,行业开工率虽然上来了,但整体还是挺稳的。国内电解铝目前还在累库,最新数据59万吨,环比又多了2.4万吨,不过估计到了65-70万吨就会打住,这水平放在历年同期都算低的。下半年供需大概率维持紧平衡,行业利润应该不会差。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产能差不多到天花板了,海外新增产能一时半会儿也接不上,所以不少铝企现在现金流改善明显,分红能力和意愿都强了不少,配置价值也在提升。
稀土市场最近也挺热闹。国内几家大厂接连招标,出口管制之后海外还在追加磁材订单补库存,现在部分磁材企业订单都排到十月份了。我们国家进一步收紧稀土供应,下游需求又这么旺,价格往上走几乎是明牌。稀土磁材这一块,很有可能走出一波量价齐升的行情。
所以整体来看,工业有色金属目前处于一个“供应上不来、需求下不去”的格局,价格有支撑,景气度大概率还能延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新能源爆发、政策加持,这几个因素叠加,有色板块的估值修复空间依然存在。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种结构性的行情里面,你要只押注某一个品种,风险其实不小。不同品种的周期位置、政策敏感度和需求弹性都不一样。所以更稳妥的方式,是找一个能够多方位布局资源品的工具——比如覆盖铜、铝、稀土,甚至包括黄金、锂钴等新能源金属的产品。
比如最近表现挺亮眼的$南方周期优选混合发起C$ (A类021711/C类021712),就挺有代表性。它不只是单压某一个金属,而是把传统工业金属、战略资源、新能源材料都纳进来了,组合结构很有层次感。结果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单位净值已经走到1.2809,创了近一年新高,近一月涨8.21%,近三月30.48%,近六月33.54%,今年以来36.88%,大幅跑赢同期大宗商品指数。
这背后其实体现出基金经理对资源行业新逻辑的把握:供给刚性+需求升级。尤其是在能源转型和地缘重构的背景下,资源的稀缺性正在被重新定价。有能力做全产业链视角管理的产品,更容易捕捉到这轮行情中的轮动和机会。
最后稍微提一嘴。当前利率环境仍然偏低,经济复苏的强度还没完全跟上,流动性大概率会保持合理充裕。这对权益资产其实是有利的,尤其是与实际经济景气密切相关的周期板块。如果后续稳增长政策继续推进,资源品的价格弹性可能会进一步释放。不妨多关注那些供给受限、需求有爆发潜力的品种,而有色,恰恰是这条逻辑上的代表性板块。#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