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重组后进行全链条协同,在技术优化和算力场景融合上可能会有新突破。在研发、供应链、销售端一起使劲,把资源集中在芯片和解决方案上,技术好了客户自然认可。
此次重组将打通 “芯片到云” 产业链,通过技术合作与资源整合加速产业升级,促进行业效率提升与格局优化。从业务维度分析,双方合作背后或蕴含长远战略规划,旨在通过资源聚合提升行业竞争力。
前阵天天基金调研的$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OTCFUND|017488)$$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C(OTCFUND|017489)$的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分别持仓近10%。通过申购基金,投资者还是有机会配置点的。
嘉实信息产业股票持仓这两只股票不是随便蒙上的,更不是追热点。我们可以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持仓查询到,持仓以上的这两只股票,已经重仓了9个季度了。
不追热点,长期投资是李涛经理的理念。虽然其它持仓换手率高一些,但是正是深耕信息技术领域,对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把握最深,拿得最久。
掌管基金以来业绩也很优秀。如图。


“现在不是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AI和科技的落地是有真实需求托底的。”李涛经理讲的由于机器利用效率、营业收入、利润成倍提升带来的机会,目前可以赚产业趋势的钱和公司成长的钱。
有着硬核技术壁垒,解决芯片设计、高端制造设备等卡脖子领域,也要场景落地,利用机器人AI应用,以上都是跟踪重点。2025年的应用场景和相关订单会继续雨后春笋地涌出来。
全球AI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办公等场景都可能会成为全球下一轮增长引擎。中国的DEEPSEEK也一定程度助力了科技上的突破。
因为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嘉实信息产业基金配置的公司的市盈率也就是三四十倍的市盈率,不追热点,价值投资,虽然回撤比别的行业多,但是优秀公司回撤相对较少。
信息产业就是高弹性的特征,而如果有着优秀公司作为底仓,下跌了也能再涨回来,而且能持续创出新高。
“好公司不怕贵,就怕贵得没道理,只要业绩能追上估值,回调就是上车机会。” “我们做科技投资,不是赌明天哪个概念涨停,而是找那些能在10年后还存在,并且成为行业前三的公司。” 李涛经理的长期主义思路,与持仓形成了相互呼应印证。
李涛经理讲到,长期算力是AI发展的基石,AI技术商业化将率先在企业端(如云计算、工业智能化)落地,而算力基础设施(如芯片、服务器)是支撑这一进程的核心。短期在乐观中保持清醒,未来回撤后需要查证公司业绩的修复程度。李涛经理认为半导体和AI领域有着万亿空间,组合需要布局技术壁垒结合场景落地,将云资源与 AI 算力视为基础公共资源,优先对标国央企标的。
所以,基金适合下跌时做持续买入。李涛经理调仓也顺应产业趋势。2024年进了神州数码和中际旭创,还对智慧城市的深桑达A和金融科技的广电运通进行了布局。AI的应用变化快,有些仓位也需要及时依据基本面来作出变化。
作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博士,2008年进入金融行业,有着17年从业经验的TMT研究员。李涛目前管理超过2年的基金的4只,全部战胜了业绩比较基准。
嘉实信息产业是发起式基金,基金公司自己掏了1000万真金白银跟投,锁定期3年,形成了利益绑定。值得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