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当AI行情从年初的国内热潮转向二季度的海外强势,再到四季度即将开启的“国内主场”,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这场席卷市场的科技风暴,究竟该如何把握?2025年8月27日,天天基金与财通资管联合举办的调研会中,财通资管权益投资一部负责人包斅文,以15年证券从业经验和7年投资实战积累,为市场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科技投资路线图。
作为一位擅长“左侧布局”与“主线捕捉”的基金经理,包斅文的投资履历自带“精准”标签——2019-2021年精准踩中半导体与信创行情,2023年底提前布局AI赛道,其核心逻辑始终围绕“低位挖掘预期差” 。这种风格也体现在他管理的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017484)基金的组合结构中:数字经济持仓以TMT为主,70%仓位聚焦AI(国内AI占50%),20%配置海外链,剩余30%押注国产替代。这种“集中+分散”的布局,既锚定了AI主线的确定性,又为潜在机会预留了空间,堪称“攻防兼备”的典型配置。
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12月26日,成立规模0.03亿份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规模已达到13.56亿份,规模增长十分显著,这也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其投资策略与管理能力的认可。基金主要投资于数字经济主题相关证券,在合理控制风险并保持基金资产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力求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其投资范围广泛,涵盖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各类金融工具,还可根据法规参与融资业务,这为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灵活调整投资组合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从目前业绩来看,根据天天基金显示,该基金截至2025年9月1日,涨幅已达105.71%,远超同类平均的17.2%。近一年夏普比率更是达到惊人的3.57,优于98%同类。

从市场现状来看,包斅文判断当前处于“经济较差、流动性较好”的环境,这种背景下,“宏大叙事”相关行业往往更具机会,AI产业链便是核心主线。今年AI行情的“双轮驱动”特征尤为明显:年初国内企业的积极布局点燃第一波热度,二季度海外链的强势表现接棒,而四季度,焦点将重新回归国内。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三大核心逻辑:其一,B30a的落地将打通国内AI产业的“任督二脉”,解决供给瓶颈后,互联网大厂的资本开支和大模型迭代有望释放超预期潜力;其二,9月起消费电子新品密集发布,AI眼镜及相关SoC芯片设计公司将迎来催化剂;其三,国产替代作为长期趋势,先进制程晶圆厂、光刻机等细分领域的稀缺性将持续凸显。
在问答环节,包斅文对市场热点问题的回应,更展现出他对科技投资的深度思考。针对“云计算估值是否透支”,他指出,科技行业行情的终结从不取决于“估值高低”,而在于“逻辑是否受损”。当前云计算板块的高估值,源于经济弱环境下的“增长稀缺性”,只要AI带动的硬件需求逻辑未被证伪,业绩便有支撑。对于“行情小跳水是调整还是见顶”,他的观点更显理性:短期博弈资金“打提前量”带来的调整,远比暴涨后的回调更健康,只要中长期逻辑(宏观背景、产业政策)未变,调整便是“上车机会”。
最值得关注的,是包斅文对“国产算力与海外算力”的取舍。他明确表示,将逐步把海外算力仓位向国产算力转移——若英伟达B30a显卡出货许可证问题解决,国内AI的产业逻辑将彻底通畅,第一梯队大模型公司的商业化能力也将“浮出水面”。这种判断背后,是对“科技自信”的坚定信念:当国内AI从“技术跟随”转向“应用创新”,叠加国产替代的持续突破,本土产业链的爆发力或将远超市场预期。
而大家所担心的估值过高情况,我们从短期估值来看,部分科技板块确实存在估值偏高的情况。以一些AI相关的概念股为例,其市盈率远超传统行业,甚至超出了自身盈利增长的合理区间。然而,科技行业不能单纯以传统估值方法衡量。科技行业的高成长性使得其未来盈利预期充满想象空间,只要行业的增长逻辑未被破坏,短期高估值可能只是阶段性现象。就像过去互联网行业崛起时,早期许多公司估值也处于高位,但随着业务的拓展和盈利模式的成熟,股价持续攀升,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至于未来天花板,从技术层面来看,若AI在算法、算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那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被极大拓展,当前所谓的“天花板”将被大幅推高;反之,若技术陷入瓶颈,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从市场需求角度,企业对降本增效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的追求是刚性的,只要这种需求存在,科技行业就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但同时,市场竞争加剧、政策监管变化等因素,也可能限制行业的扩张速度,成为潜在的天花板制约因素 。不过,总体而言,科技行业发展至今,不断突破各种限制,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前景依旧十分广阔。
当然,科技投资从来不是“躺赢”的赛道,包斅文的布局也暗藏挑战。若B30a未能如期落地,国内算力可能面临供给不足;CPO板块内部个股分化严重,需警惕部分龙头的估值透支风险。但这些挑战恰恰印证了他投资逻辑的价值——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波动中锚定长期趋势。
从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基金过往业绩表现来看,尽管在某些阶段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但在市场风格切换中也展现出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例如在2024年四季度,重点布局的互联网金融、AI应用和IDC公司表现较好,基金大幅上涨并跑赢市场 。这也体现出基金管理人对市场节奏把握的潜力,随着投资策略的不断优化以及对科技行业深入理解和布局,未来业绩提升值得期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包斅文的投资思路提供了重要启示:科技投资不必追逐短期热点,而应聚焦“产业逻辑+预期差”。无论是AI算力、消费电子创新,还是半导体国产替代,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的领域。正如他所强调的,“只要中长期逻辑未变,任何调整都是机会”,这或许正是在科技浪潮中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
在“从海外映射到科技自信”的转型中,包斅文管理的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基金已做好准备。对于看好科技赛道的投资者,这位擅长“低位掘金”的基金经理,无疑值得持续关注,其管理的基金有望在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创作扶持计划# #数字经济风起 谁能出战?# #数字经济再度大涨!要布局吗?# @财通证券资管 @财通资管包斅文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