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的科技革命中,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凭借精准的产业洞察与前瞻布局,成为投资者把握科技红利的优质工具。该基金以AI产业链为核心,兼顾国产替代赛道,通过动态配置国内外科技资产,为投资者构建了一条穿越周期的成长之路。
一、基金经理:15年科技周期的穿越者
基金经理包斅文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其职业生涯跨越卖方研究、保险资管到公募基金的完整链条。在平安养老期间管理超30亿纯股票资产,成功把握多轮科技周期,这种跨市场、跨周期的投资经验,使其在组合管理中兼具进攻性与风控意识。
二、聚焦AI主线,捕捉全球科技浪潮
基金将70%的仓位聚焦于AI产业,其中50%布局国内AI产业链,涵盖上游IDC基础设施、下游AI Agent应用及端侧创新领域。基金经理包斅文指出,随着B30a技术的落地,国内大厂资本开支将加速释放,大模型迭代与消费电子新品(如AI眼镜)有望催生新一轮预期差。例如,9月即将发布的智能眼镜产品可能带动SoC芯片设计公司估值重塑,而国内AI应用场景的拓展将进一步打开商业化空间。
剩余20%的海外AI链配置则瞄准GB300服务器放量带来的增量零部件机会。尽管海外算力概念股估值已反映部分景气度,但基金管理团队认为,国内AI产业的崛起将逐步弱化海外市场的边际影响,未来国内AI的逻辑自洽性将显著提升。
三、深耕国产替代,布局硬科技制高点
在贸易摩擦与技术封锁背景下,基金将30%仓位配置于先进制程与设备领域,重点关注具备稀缺性的晶圆厂龙头及潜在"0到1"突破的设备企业。这一策略既契合国家战略方向,也顺应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趋势。包斅文团队通过左侧布局,在2019-2021年半导体周期中成功捕捉信创行情,展现出对硬科技赛道的深刻理解。
四、逆向思维与估值艺术
面对科技股的高波动特性,财通资管采用"低位挖掘预期差"策略。例如,在云计算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时,基金并未简单规避,而是基于"宏大叙事+业绩扎实"的逻辑继续持有,认为科技股行情终止的关键在于产业逻辑损伤而非估值高低。这种投资哲学在2023-2024年AI行情中得到验证,当市场短期博弈导致调整时,基金选择逆势加仓,把握"上车机会"。
五、四季度策略:从海外映射到国内共振
展望后市,包斅文判断四季度将呈现三大趋势:其一,国内AI产业链在资本开支与政策支持下,逻辑自洽性增强;其二,消费电子新品周期与AI端侧创新形成共振;其三,国产替代进入从"可用"到"好用"的突破期。在此背景下,基金计划逐步将海外算力仓位转移至国产算力领域,同时关注量测设备、光刻机等细分领域的"0到1"机会。
在科技投资从"主题炒作"向"业绩兑现"过渡的关键期,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基金通过"AI主线+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攻守兼备的科技配置方案。其深度产业研究能力与逆向投资思维,有望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A(OTCFUND|017483)$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OTCFUND|017484)$
#天天基金调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