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还能涨多久?#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A$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
持有者来报道了。非常开心,又一次来到了财通证券资管举办的活动,作为本基金的持有者,我是特别有发言权的!下面,铃儿响叮当先来聊一聊AI!说实话,2025年走到现在,我对AI投资的看法比前几年更清晰了,也更笃定了。以前总觉得AI是个“未来概念”,听着高大上,但离赚钱太远,投硬件怕被卡脖子,投软件又不知道啥时候能落地。可今年不一样,尤其是年初DeepSeek那波爆发,我算是真正看明白了:AI这趟车,不是还在站台等发车,而是已经轰隆隆开出去了,关键是你得上对车厢。
我现在的想法很直接——别再死盯着“算力”“芯片”这些老话题了。你说英伟达多牛?确实牛,但人家市值都快顶天了,还能翻几倍?而且你看现在国内这些大厂,BAT、字节,谁不是在拼命优化算法?DeepSeek-R1一出来,训练成本直接砍掉六成,这说明啥?说明我们正在从“拼钱堆算力”的蛮荒时代,转向“拼效率、拼应用”的精耕时代。就像当年移动互联网,一开始大家抢基站、抢带宽,后来发现真正赚大钱的是微信、抖音这些用便宜流量做出爆款应用的公司。现在AI也一样,算力成本一降,门槛就低了,百花齐放的应用时代才算真正开始。
所以我现在最看好的,不是谁家GPU多厉害,而是谁能把AI真正“用起来”。尤其是那些跟具体行业死磕的“AI+”场景。比如AI+医疗,这可不是简单的“AI看片子”,而是整个诊疗流程的重塑。我看过一个数据,AI看CT,30秒搞定,医生要15分钟,急诊效率提升30倍!而且准确率还更高。更关键的是,医院愿意买单——省人、省时间、还能提高诊断一致性。像卫宁健康这种,已经接入500多家三甲,AI业务收入一年翻两倍还多,毛利率85%以上,这生意模式太扎实了。还有AI制药,虽然现在成功率提升有限,但长期看能把13年的研发周期砍到8年,成本降4倍,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把整个医药行业的创新速度拉满,药明康德这些龙头已经在布局,未来一旦出几个重磅新药,市值空间不敢想。
还有就是AI+制造。别以为工厂里都是傻大黑粗,现在三一重工、海尔这些大厂,AI干的活可精细了。工业质检,以前靠老师傅肉眼盯,现在AI一扫,瑕疵一个不漏,ROI(投资回报率)超过30%,老板能不心动?供应链优化、排产调度,这些看不见的环节,AI也能帮你省下大把成本。这不像C端应用那样热闹,但B端的订单是实打实的,一旦形成闭环,客户粘性极高,是典型的“闷声发大财”。
当然,C端也不能忽视。我特别关注AI终端,也就是AI手机、AI PC这些。今年高通、苹果、华为都在推自家的AI芯片,目标很明确——让AI在你手机里本地跑,不光快,还更安全、更个性化。想想看,以后你的手机不只是工具,更像是一个懂你的“数字助理”(AI Agent),能帮你自动整理邮件、规划行程、甚至帮你写方案、做决策。微信接入DeepSeek后,AI搜索日活都超千万了,这说明用户真有需求。这类终端一旦普及,背后带动的生态会非常惊人。
至于投资逻辑,我也变了。以前看AI公司,先看团队背景,是不是海归大牛,有没有大厂经历。现在不一样了,我更关心:你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有没有客户愿意付钱?有没有真实的商业闭环?投资人也越来越务实,像上海科创、时代伯乐这些大机构,现在都强调“应用为王”“落地为王”。毕竟现在IPO难,退出周期长,谁也不敢再为一个PPT豪赌了。所以那些能扎根产业、真正创造价值的公司,反而更容易拿到钱,估值也更稳。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波AI浪潮,我觉得最激动人心的不是技术多炫酷,而是它真的在改变生产方式,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以前是“互联网+”,把信息连起来;现在是“AI+”,让机器开始“思考”和“决策”。作为投资者,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关键是要沉住气,别被短期波动吓跑,也别被概念炒作带偏。去研究产业,去理解需求,去找那些把AI当成“生产力工具”而不是“营销噱头”的公司。我相信,未来三五年,真正的超级独角兽,一定诞生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土壤里——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医院、在工厂、在田间地头。这,才是AI投资的真金所在。

那么,作为一个基民,一个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去布局大AI赛道呢?我向您推荐一一一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基金!因为,我就是本基金的持有者,回报相当丰厚,我相当满意,看来,我的眼观是不错的,也证明,本基金值得信赖,你也同样值得拥有!下面,我就从十个方面向您详细介绍一下本基金的优势和特点,让您一目了然,让您彻底了解本基金的伟大之处:

一、业绩表现:收益“开挂”,同类碾压
先聊最直观的业绩表现。这基金2022年12月26日成立,到现在时间不算特别久,但收益一路“开挂”,像是开了加速buff。近1年收益率116.35%,同类排名54/4336——啥概念?4000多只同类基金里杀进前50,把一大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妥妥的“尖子生”。看看各周期表现:近1月13.72%、近3月35.62%、近6月20.83% ,近2年70.72% ,今年来56.25% ,每一段周期对比同类平均都是碾压级。比如近1年,同类平均才42.58%,它直接翻倍还多,这收益能力,真能让钱“生钱”,谁看了不心动?买基金不就图赚钱吗?它用实打实的收益,证明自己“能打”,把投资回报落到了实处。

二、行业布局:押宝数字经济,站在政策风口
再看行业布局,精准得像装了“导航”,押宝数字经济赛道。现在国家大力推数字经济,政策红利像下雨一样泼下来,“新基建”“数字中国”各种规划,给计算机、电子、通信这些科技领域铺了路,它们就是数字经济的“主阵地”。基金前五大行业——计算机(18.03%)、通信(9.66%)、电子(8.59%)、非银金融(6.33%)、机械设备(4.08%),合计占比超46%,死死抱住数字经济产业链。这就像站在风口上,行业往上冲,基金想不跟着吃肉都难。只要数字经济继续发展,政策持续给动力,这基金就有持续“回血”的潜力。咱普通人跟着政策和趋势走,心里踏实,不用瞎猜行业方向,基金帮咱选好了赛道。

三、持仓风格:小盘成长+分散配置,攻守兼备
持仓风格也很对味——主打小盘成长,还懂得“分散风险”。小盘成长股弹性大,就像蹦极的绳子,涨的时候能“一飞冲天”,抓住行情就狠狠赚一笔;当然,波动也大,跌的时候心跳能提到嗓子眼。但基金经理留了后手,关注市场风格切换风险,做了平衡。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6.69%,不算特别集中,覆盖AI算力(英维克)、金融科技(指南针)、半导体(中芯国际)等细分领域,把鸡蛋分篮装。比如AI算力沾了人工智能的光,金融科技跟着数字金融发展,半导体又是科技硬实力,不同细分领域轮流“发力”,分散了风险。既敢博高收益,又努力控风险,这种风格太适合想“拼一把”又不想赌太大的人,进攻有弹性,防守有分散,攻守兼备。

四、基金经理:包斅文——年轻但“能打”的科技猎手
说到基金经理包斅文,必须重点夸。他从业3年又273天,年化回报4.45%,管理规模33.81亿,管着5只基金。别看资历不算特别老,业绩实打实硬:管理的财通资管科技创新一年定开混合,近1年收益97.34% ,曲线走得漂亮,像爬山一样稳步向上。他的策略清晰得像“作战计划”:抓大科技成长周期,找Alpha标的(简单说就是找能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股票),用远期动态再平衡、仓位管理控回撤。比如市场疯涨时,他可能慢慢减仓,锁定收益;市场大跌时,调整仓位,避免亏太惨。敢在科技赛道“打猎”,又有本事不让账户亏到惨,这种“进攻+防守”的思路,太适合科技股波动大的特点。虽然没经历完整牛熊周期,但现有表现证明这小伙“能打”,值得信任,就像游戏里的新英雄,虽然没经过所有版本考验,但当前版本表现亮眼。

五、基金公司:财通资管——靠谱的“后盾”
基金公司财通证券资管也给足底气。公司2014年成立,注册资本2亿,是财通证券全资子公司,管理规模1136.07亿,管着138只基金,有22位基金经理。在资管行业里,这实力算靠谱的,投研和风控体系成熟得像“老司机”。一只基金好不好,除了经理,背后公司的支持太关键。财通资管在数字经济赛道的眼光毒,投研团队深入研究行业,挖掘潜力股;风控体系像“安全绳”,给基金操作兜底。比如调研科技企业时,能摸到行业真实情况,选到有潜力的公司;遇到市场波动,风控规则能限制过度冒险。这种整体实力,能持续给这基金“输血”,让人放心,就像球队有个好教练和后勤团队,球员(基金经理)才能放开打。

六、规模变动:投资者用脚投票,规模暴增是“信任票”
规模变动也藏着信号。这基金从2024年9月的1.52亿,疯涨到2025年6月的18.39亿,一年不到翻了10倍。这说明啥?越来越多投资者真金白银投票,用脚认可它。规模大了可能影响灵活性,比如小盘股投资,钱太多不好操作,但反过来想:大家又不傻,基金不行谁会抢着买?规模暴增就是市场给的“信任票”,证明基金业绩和口碑传出去了,吸引新投资者。咱跟着选,心里有底,就像看到一家餐馆人满为患,大概率味道不错,愿意去试试。当然,也得关注规模增长后的操作难度,但至少目前,规模增长是“正向反馈”,说明基金在市场上吃得开。

七、交易规则:门槛低、成本可控,太适合普通人
交易规则对普通人太友好,像是为小散量身定制。买入起点10元,定投也10元起——刚工作的年轻人,每月拿出杯奶茶钱就能定投;想小额试水的,也不用攒一大笔钱。这门槛低到几乎没门槛,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分享数字经济红利。运作费用看似有管理费(1.20%每年)、托管费(0.20%每年)、销售服务费(0.40%每年),但对比收益,这点成本不值一提。比如近1年赚116.35%,这点费用就是“毛毛雨”。卖出费率更贴心:持有超30天免赎回费,鼓励长期持有,避免短期炒作冲动。比如你持有3个月,赎回时不用交手续费,能拿到更多收益,真正分享基金长期收益。这种规则设计,太适合普通小散,门槛低、成本可控,赚钱更踏实。

八、特色指标:创新高、恢复快、性价比高,全是“干货”
特色指标里全是“干货”,像游戏里的“隐藏属性”,反映基金真实战斗力。创新高天数近1年27天、近3年44天,说明基金在市场好时,能抓住机会,创出新高,像运动员冲刺,能突破自己;跌后恢复天数98天,遇到调整能快速回血,韧性十足,就像摔了一跤能马上爬起来继续跑;夏普比率近1年2.90 ,单位风险收益高,性价比拉满,花同样的“风险成本”,能赚更多钱。这些指标不是虚的,实实在在反映基金“能涨、抗跌、性价比高”。比如创新高天数多,说明基金经理善于把握上涨行情,买它更容易吃到市场红利;跌后恢复快,说明抗风险能力强,不会一跌就“躺平”;夏普比率高,说明收益和风险平衡得好,咱投的钱更“值”。这不就是咱想要的基金吗?
九、风险控制:不是“赌徒”,是有策略的“猎手”
风险控制也没掉队,基金不是盲目追高的“赌徒”,是有策略的“猎手”。虽是中高风险基金,但最大回撤18.32% ,在同类里不算高,对比同类平均最大回撤(比如有的基金可能30%+),它控制得不错。夏普比率近1年2.90 ,说明收益风险平衡得好,赚的钱不是靠“冒死”换来的。基金经理用远期动态再平衡、仓位管理控回撤,遇到市场波动不是“躺平”。比如2024年市场调整时,通过调整仓位、换股,把回撤控制在合理范围,让投资者少亏点,心态更稳。投资总有风险,但这基金在风控上的努力,让咱心里有底,知道它在努力保护咱的钱,不是瞎搞。
十、赛道潜力:数字经济长期景气,跟着趋势赚钱
最后,数字经济赛道的长期潜力,这是基金的“底层逻辑”。现在是科技爆发时代,数字经济像“水和电”,渗透各行各业。政策支持(国家各种数字经济规划)、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半导体等突破)、市场需求(企业数字化转型、消费者对数字服务依赖),都推着这个赛道往前跑,长期景气度高。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精准布局这个赛道,相当于提前占了“好坑”。只要数字经济继续发展,基金就有持续增长动力。咱普通人没法精准预判行业,但跟着布局清晰、业绩亮眼的基金,分享数字经济红利,不香吗?比如未来人工智能更普及,基金里的AI算力股可能继续涨;半导体技术突破,相关持仓也能受益。这赛道的潜力,给基金的长期收益托了底。
总结:十个理由,让我死磕推荐
总结一下:这基金业绩能打、赛道精准、持仓有潜力、经理靠谱、公司兜底、规模验证、规则友好、指标优秀、风控得当,还站在数字经济长期风口。十个理由,每一个都从数据和实战里挖出来,没有虚的。投资有风险,没有完美基金,但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的这些亮点,让我觉得值得推荐、值得关注。
反正我研究下来,打算长期持有,甚至传给子孙!要是你对数字经济赛道感兴趣,想找只能打硬仗的基金,不妨多看看它!也许它就是你投资组合里,那个能“攻城略地”的“猛将”,帮你在数字经济的浪潮里,赚到属于自己的红利。
@财通证券资管
#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 #DS-V3.1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高盛报告:稳定币市场淘金热刚起步#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达人收息方法论# #稀土小金属价格坚挺!顺周期如何掘金?# #8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PCB猛涨# #7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