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浪漫七夕,收益更 “吸睛”# 作为一个在基金市场里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普通投资者,我对各类产品的选择一直很谨慎,毕竟每一分钱都是辛苦攒下的。最近这段时间,指增产品频繁出现在我的关注列表里,不是跟风,而是实实在在看到了它在投资组合里能发挥的作用,尤其是结合我持有的$工银新兴制造混合C$ 来看,这种感受更明显。
指增产品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 “不贪心但也不将就” 的特性。它不像纯主动基金那样,完全依赖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也不像普通指数基金那样,只能被动跟着指数走。它的核心逻辑是先锚定一个指数,保证能跟上市场的基础趋势,这就是大家常说的 “贝塔收益”;在此之上,再通过量化模型或者基本面分析,去挖掘指数成分股里被低估的机会,争取比指数多赚一点,也就是 “超额收益”。这种模式让我觉得很踏实,既不会错过市场整体的上涨,又有机会拿到额外收益,对我这种既想稳健又不想放弃潜力的投资者来说,很对胃口。
就拿我自选的$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C$ 来说,最近的表现确实让我动了配置的念头。我每天都会看基金的净值变化,8 月 22 号那天,它涨了 1.02%,虽然单日涨幅不算特别惊人,但放在近期的市场里,已经很稳了。再拉长期限看,近 1 个月涨了 9.92%,快摸到 10% 的关口;近 3 个月 23.66%、近 6 个月 26.86%,哪怕市场有波动,它也没怎么掉链子;最让我在意的是近 12 个月,直接涨了 81.00%,这可不是单纯跟着中证 1000 指数能做到的 —— 我特意对比过同期中证 1000 指数的涨幅,工银这款明显跑赢了不少,这就是超额收益的价值体现。
为什么中证 1000 的指增产品能有这样的表现?我自己琢磨过,中证 1000 指数里的成分股大多是中小盘股,一共 1000 只,很多股票机构覆盖得不多,市场对这些股票的定价有时候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很难把握,但对指增产品的团队来说,就是机会。他们能用量化模型筛选出那些估值合理、成长潜力不错的股票,在合适的时候买入,等市场纠正定价偏差的时候,收益自然就来了。而且中小盘股本身在市场行情回暖的时候,弹性比大盘股大,这也给指增产品提供了更多赚超额收益的空间。
再说说我手里持有的工银新兴制造混合 C,这是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主要投制造业相关的板块。主动基金的好处是基金经理能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仓,比如去年制造业板块波动大的时候,基金经理及时调整了仓位,帮我控制了不少回撤。但主动基金也有个问题,就是业绩和基金经理的能力绑定得比较紧,如果基金经理对市场判断出现偏差,收益可能就会受影响。而指增产品不一样,它有指数作为 “安全垫”,哪怕超额收益没那么多,至少能跟上指数的基本涨幅,不会出现主动基金偶尔 “踏空” 或者 “踩雷” 的情况。
所以我现在的想法是,把指增产品和主动基金搭配起来。比如用工银中证 1000 指数增强 C 这样的产品,去覆盖中小盘市场的整体机会,保证组合的基础收益;再用工银新兴制造混合 C 这样的主动基金,去捕捉制造业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争取更高的弹性收益。这样一来,组合既有 “稳” 的部分,又有 “冲” 的部分,能平衡风险和收益。比如前段时间市场风格偏向中小盘,工银中证 1000 指数增强 C 涨得不错,帮我的组合扛住了主动基金短期波动的压力;而当制造业板块有政策利好的时候,工银新兴制造混合 C 又能带来超额收益,两者互补起来,持有体验会好很多。
当然,我也知道指增产品不是没有风险。比如如果市场整体下跌,指数跌了,指增产品也会跟着跌;而且超额收益不是每次都能拿到,有时候市场行情特别极端,量化模型可能也会失效。但比起纯主动基金的不确定性,指增产品的风险更透明,也更容易把握。只要我选对了指数方向,比如看好中小盘长期的成长潜力,再选一只超额收益稳定性比较好的产品,长期持有下来,应该能有不错的回报。
总的来说,在我看来,指增产品是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一类好产品。它不用我们自己去研究个股,也不用过分担心基金经理的操作,只要认清楚指数的长期趋势,选对产品,就能分享市场的成长。尤其是像工银中证 1000 指数增强 C 这样近期表现稳定、超额收益明显的产品,搭配上手里的主动基金,能让我的投资组合更均衡,也更有底气面对市场的起起落落。
@工银瑞信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