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我曾发文谈过为什么有些涨得不错的基金我们不加,当时有投资者留言说:“什么水平,还发帖?”我本来还想和他辩解一番,结果发现自己被拉黑了。其实我觉得我的投资水平还算可以,至少所有平台的业绩都是盈利的,可能有部分平台入场时机不对导致收益比较平庸,比如某某财富,但是总体问题不大。
自从实施轮动策略以来,帖子的阅读量大大下降了,起因可能是很多读者受主流思想影响觉得我在乱弹琴,这里我想说的是各位不能接受的观点不一定就是错的,要知道每个人都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缺陷,就像我在执行长期持有低估值板块的策略时不能理解高频换仓也有它的独特优势一般。因此我们在平台上看到一篇自己无法完全理解的帖子时,除了怀疑读者在乱写以外,还要想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自己的认知不到位理解不了。
当然理解不了可能是自己比较年轻,也可能是经历的行情比较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成长,去历练。我举个例子,早些年接触股票平台时,经常看到有些人的投资行为不同寻常,甚至觉得怪异,不过看他的模拟组合却发现十多年里收益率逐步走高,有些组合甚至净值能够达到几十倍,有一天他发了一篇《事实证明低估无效》的帖子引发了热议,当时很多读者留言用例子反驳他,我当时也觉得他的操作水平非常高,但那篇帖子的观点有问题。后来随着我对量化因子的接触越来越多,慢慢发现低估确实会出现阶段性失效的时候,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无效的,也就慢慢理解了他帖子中低估无效的说法。同样的是若干年前我会将所有频繁操作的投资者视为菜鸟,但是现在我会区分他们了,这也是一种经历丰富后的认知成长。
所以我们在评判别人的观点时,有时候也需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认知不够,理解不了。
近期持仓的收益持续创历史新高,体验很不错,我相信轮动策略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自从实施轮动策略以来,大家可能觉得帖子内容很抽象,一般投资者本能地认可长期持有,关注热点新闻,考虑估值等等传统的投资行为,而高频换仓,追涨杀跌,不在乎估值高低看上去好像属于异端,但说实话高频换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很多量化投资都是依靠高频交易获利的,有问题的是部分投资者没有合理的交易系统。不在乎估值高低可能也有好结果,至少轮动策略实施以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以下是纯轮动策略的收益率情况:

$广发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C(OTCFUND|004857)$
$南方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A(OTCFUND|006961)$
$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指数(QDII-LOF)A(人民币)(OTCFUND|161128)$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