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债市后续怎么看?》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回顾了三季度债券市场表现,指出十年国债收益率上升受反内卷政策及股市影响。嘉宾分析了美国经济状况,预计美联储将降息三次;国内经济数据走弱,出口面临压力。两星补贴提振消费但可能透支需求,下半年GDP或回落至5%以下。社融增速顶点在7月,政府债增发将影响后续走势。财政政策有望加码,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但受银行盈利制约。最后推荐了国泰基金十年国债ETF,强调其费率低、流动性好且适合作为底层配置工具。
1 王天丰回顾债市走势并展望未来。
王天丰分析了三季度以来债券市场的疲弱表现,指出十年国债收益率从七月初的1.63%上升至1.78%。他提到两个主要利空因素:七月份反内卷政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和通胀预期升温,以及八月份股市上涨对债市的跷跷板效应。此外,他解释了收益率曲线罕见的熊陡格局,认为这与货币政策稳定但增长和通胀预期变化有关。信用债方面,收益率震荡上行但幅度有限,资金利率自三月以来持续宽松。
2 债券市场杠杆率回归历史中枢。
王天丰指出债券市场杠杆率已回归历史中枢水平,较2017年下半年和去年年底偏低。他分析了美国经济情况,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宽松政策,预计下半年有三次降息。劳动力市场数据走弱,通胀对货币政策影响减弱。美国核心CPI和PPI上涨有限,关税推动通胀上行的担忧未在数据中体现。劳动力市场缓慢走弱,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失业人数与职位空缺数之比回到一以下。
3 美联储可能加快货币政策宽松。
王天丰分析了美国劳动力市场和通胀情况,指出劳动力供给略大于需求,通胀稳定但离2%目标仍有距离。他认为美联储已从关注通胀转向更关注失业率,并可能放弃平均通胀目标制。预计下半年将有三次降息,从4.25-4.5%降至3.5-3.75%。虽然宽松政策对经济提振明显,但对美债和美元指数影响可能中性。
4 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王天丰分析了美联储宽松政策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指出国内三季度经济数据边际走弱,社零和固投下滑明显。他提到两新补贴政策对重点商品的提振效果减弱,下半年经济面临压力,尤其是出口方面,抢出口周期结束和高基数问题将影响增速,但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仍能支撑整体表现。
5 两星补贴对消费和GDP的影响分析。
王天丰分析了两星补贴对消费的提振作用,指出补贴提升了7000亿销售额,但可能带来消费透支问题。他预测下半年GDP可能回落至5%以下,CPI在八月份压力最大,PPI则有望摆脱负增长。金融方面,政府债增发对信用有积极影响。
6 社融增速顶点在七月,下半年或回落。
王天丰指出,7月社融增速达9%的顶点,下半年可能逐月回落,政府债增发与否将决定增速维持在8%或继续下滑。流动性层面,M2-M1剪刀差快速收窄,M1同比自去年9月低点大幅回升,显示居民和企业活钱增多,投资消费意愿回暖。商品市场波动显著,热钱涌入明显。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债融资已突破10万亿,9月预计1.8万亿,四季度供给压力将减小。专项债进度偏慢,但国债等品种融资靠前。
7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财政政策有望加码。
王天丰分析了近期反内卷政策的深化过程,从中央文件到行业协会的具体落实。他指出七月份政治局会议将治理范围从"低价无序竞争"扩大到整体无序竞争,强调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财政政策方面,他预测下半年可能增发政府债券以应对经济压力,同时认为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但受金融稳定因素制约。
8 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展望。
王天丰指出,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接近金融稳定警戒线。若进一步下行至1.2%-1.3%,银行利润将难以维持。他认为央行可能重启购债以提供长期流动性,并配合政府债券发行。当前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但央行宽松政策落地时将是兑现收益时机。
9 王天丰分析债市展望及国债ETF。
王天丰认为十月经济环境对债市影响显著,尤其证监会新规增加了公募债基赎回费,对中长期信用债造成压力。他重点介绍了国泰基金的十年国债ETF产品,强调其费率低、透明便捷的特点,适合作为底仓配置。相比短久期国债和30年国债,该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稳健。
10 国债利差可能进一步走扩。
王天丰分析了30年国债和10年国债的利差走势,认为在增值税政策影响下利差可能扩大。他比较了国债与证券债的税收差异,指出国债税收影响更小。此外,他对比了十年国债ETF与个券及国债期货的优劣,强调ETF流动性好、成本低且收益透明,更适合作为底层配置工具。
11 十年国债是债市的核心基准。
王天丰解释了十年期国债成为债市基准的原因:交易活跃、流动性好、国际可比性强。他指出十年国债ETF具有套利、杠杆和波段交易功能,成分券适用于期限套利策略,交易所支持质押加杠杆。该产品规模已超百亿,流动性优良,适合作为底仓品种。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