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反弹,战略上继续做多港股长牛的新时代,战术上稳扎稳打、攻防兼备,耐心发掘机会。看看大湾区史蒂夫汪洋如何解读港股!

上周港股反弹。行业上,原材料、资讯科技、金融业领涨。(数据来源:Wind)
海外方面,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美元进一步走弱。关税政策方面,6月27日,由于数字服务税原因,特朗普中止美国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6月28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7月9日的“对等关税”暂缓截止日期或延缓到9月1日。
市场展望,港股在全球仍有较高性价比,理性理解AH溢价率走低。不能以AH溢价来衡量港股是不是便宜,美元流动性对AH溢价影响大。如果只看2022年以来的区间,可能会认为AH溢价已经比较低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由于2022年到2024年海外高利率以及美元指数走强对港股的流动性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如果把时间区间拉得更长,当前的AH溢价值并没有到极低的水平。
AH溢价的变化只能说明A股和港股一样依然是全球的估值洼地,依然在全球享有配置的高性价比。以风险溢价来衡量,美股的风险溢价仍然在0附近,恒生指数相对10年期中国国债利率的风险溢价高达8%,相对10年期美债利率的风险溢价在5%左右。沪深300指数相对10年期中国国债利率的风险溢价为4.8%。以市盈率来看,港股预测市盈率目前10.7倍,处于2015年以来36%分位数。
港股牛市2025年三季度初或有波折,但中长期,中国资产的战略性重估进程和中国香港由治及兴,有望共同驱动港股走出长牛行情。
立足长期,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国际秩序重构的进程中将得到巩固和提升。中期来看,港股、A股为代表的中国权益资产有望在“东稳西荡”的格局下成为全球财富的避风港。
港股的生态环境已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迎来了大量优质企业的上市潮,从而有了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海内外的增量资金开始持续地流入港股市场。2024年以来,由科技和新消费驱动的这一轮港股IPO的回暖,对于后续港股的重估是基本面层面的质的支持,这些新的优质公司带来可持续的港股重估的基本面基础。
港股市场这轮的向上行情,本质上受益于中国资产的重估浪潮。中国资产重估从成长的层面,关键性的亮点在于两方面,一是科技,二是新消费,2025年至今A股和港股相似的成长行情亮点都是在于消费领域新兴成长业态的涌现以及科技领域的突破。中国资产重估从价值的层面,依然在于“中特估”,在于金融、运营商等具有持续分红能力的优质的央国企龙头。
战略上继续做多港股长牛的新时代,战术上稳扎稳打、攻防兼备,耐心发掘机会。看好港股核心科技股的投资者,不妨关注$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6495)$、$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6496)$,在当前宏观流动性、盈利能力、政策支持等多重利好下,或仍是较好的配置机会。同时,看好后续消费复苏的投资者亦可以关注$景顺长城恒生消费ETF联接(QDII)A(OTCFUND|019102)$、$景顺长城恒生消费ETF联接(QDII)C(OTCFUND|019103)$,布局港股大消费赛道。看好创新药的投资者亦可以关注$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A(OTCFUND|023597)$、$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C(OTCFUND|023598)$,布局港股创新药赛道。
更多指数产品请关注: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联接(QDII)A人民币(OTCFUND|017091)$$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联接(QDII)C人民币(OTCFUND|017093)$$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联接(QDII)E人民币(OTCFUND|019118)$
#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小米ADR暴涨#